新笔下文学

番外 之五:苏军顾问团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安娜刚才介绍,她的名字叫阿纳斯塔西亚,在俄罗斯民族中,属于白俄罗斯地区的姓氏,就如刘姓,主要来自河南河北一样。

“您好厉害呀,对俄罗斯很熟悉呀?”

“一点点吧!”刘钧很谦虚地说。

“您的俄语在哪学的,很标准的,不像赵参谋,按你们中国话说就是‘夹生饭’,半生不熟。”看来安娜的中国话也讲得挺溜的。

这时,走在前面苏军顾问团的法捷耶夫中校向他们几位顾问说了一句话,他们四个就大笑起来。

“安娜,你快点过来吧!”法捷耶夫喊道。

安娜有点脸红,只能跑过去。

“刘参谋,你们聊什么,那么开心?”周克华副师长问刘钧,他知道刘钧会讲俄语,但没想到就这么短的时间,刘钧就与安娜打得火热。

“第一次认识,她让我教她汉语。”

刚才法捷耶夫他们大笑,是因为他们没想到平时一脸严肃的安娜跟刘钧交谈时,居然眉飞色舞,非常高兴的样子,这于他们可是非常少见的。

周克华副师长本来在介绍时,他看到苏军顾问团的几个军官比较严谨,话不多,也不主动,不知道是人生地不熟还是看不起中国军人。刘钧的出现,让气氛立刻活跃起来;而且从与安娜交谈的情况看,关系比较融洽,真是自来熟。这样的话,以后的沟通就容易多了。

“刘钧跟他们沟通,比赵参谋要好。”赵参谋没想到,周副师长仅凭刘钧与安娜的短暂交谈就给了他这样的评价,要是他知道的话肯定要郁闷死了。

苏军援助的这批武器都分类摆在操场,这次来参加培训的都是各团连以上的军官。

除了法捷耶夫外,其他三位顾问分别负责炮兵、轻重机枪、轻武器的培训。

苏军顾问团的效率还挺高的,他们一到就分别开始工作。赵参谋当过炮兵,所以负责炮兵组的翻译,没想到安娜到了机枪组;刘钧则是负责轻武器组。

马雅可夫斯基上尉,这个小伙子,一脸的青春痘,说话大声风趣。

他首先拿起ppS冲锋枪,介绍它的各项性能,以及使用方法。

“ppS冲锋枪是二战以来最优秀的冲锋枪,她看起来很平凡,但比起德造mp40更加可靠,火力更猛,而且装弹量大,在攻打柏林时,德军还没换完弹夹,ppS就把他们打成筛子……”

刘钧对这些武器非常熟,所以翻译起来没有一点难度,开始马雅可夫斯基上尉没留意,但也慢慢地感觉到。

他在向朝鲜人民军介绍时,他们派出的翻译糟透了,经常翻译不下去,甚至搞错,而看到刘钧翻译时那种自然感,让他对刘钧的印象非常好。

不过,当他拿起一支莫辛纳甘步枪时,明显有点尴尬。

这支枪还算好了,但也是太旧了,他是费了一点力气才把枪栓拉开。

这支枪是刘钧特意选出来的,刘钧想到中苏关系,不想把事情搞僵,毕竟斯大林援助的苏制武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苏制的武器的特点结实耐用,皮实,但还是有些粗糙。如这款莫辛纳甘步枪,在俄军、苏军服役长达60年,这60年来,基本没有多大的改动,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生产量超过1700万支。

刘钧递给他一支9成新的莫辛纳甘步枪,他感激地向刘钧道了谢,这下他的讲述也顺畅许多。

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中午周克华副师长陪他们吃午饭,周副师长专门安排了高度白酒,香肠等,让这些顾问大声叫好。餐桌上还有香烟,如果刘钧看到的话就知道,这是“茶花牌”香烟,不过,是专供军队的,没有过滤嘴。

马雅可夫斯基上尉在吃饭时,低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哪有桃花不出墙 吸引特殊人群的我药丸 摘星(1V1伪兄妹) 鬼醫狂妃又颯又強 [綜漫]幹掉屑老闆就回老家結婚 叶暮沉沉楚天阔 被豪门抛弃后,假千金高攀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