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2章 新的营救任务2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泥路上,也是怨声载道。

王营长及营副、连长们倒好,坐在大卡车上,起码不用费脚力,但也被车颠得要吐,一天也只能走二十公里。

这样走了三天,押送队伍到了一个叫桐子坳的小镇,王营长看到大家疲惫得不得了,决定在这过夜。

这个小镇有一个很大的祠堂,可以安置几百号人,只有一个大门进出,所以王营长决定将红军俘虏全部关押在里面,押送的士兵围着祠堂扎帐篷,晚上四周点上篝火,士兵们轮流值班。

押送队伍出发后,刘钧派出的侦察兵装扮成樵夫就一直跟随队伍,刘钧给他们装备了一台15瓦的小型军用电台,随时报告敌情。

押送队伍为一长龙,打前头安排了2辆军车,上面架着一挺轻机枪,每辆车还有15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全部装备冲锋枪,车箱还放在一挺重机枪;中间是红军俘虏,另外3辆军车跟在队伍后面,上面坐着带队的军官,车箱里装载着重武器及弹药,粮草,帐篷等。

第二天傍晚,林策及其他几个战士均打扮成红军俘虏,携带手枪神不知鬼不觉分别混进红军俘虏的队伍里。因为这批红军俘虏大多是红五军团的士兵,林策甚至见到几个他的兵,战友相见,哭成一团。当林策把营救计划告诉他们,请他们配合时,大家兴奋不已。

宿营的地方是一个小镇,因为靠近赣州,平时比较繁华,押送队伍选这个地方宿营,一是现在的国军势头正猛,主力红军已转移到云贵川了,剩下的游击队不成气候,不会对他们产生威胁。不过,如果他们正视前段时间损失的一个精锐师,各地游击队纷纷起事的话就不会那么乐观了;二是桐子坳这个小镇,镇上的风月馆、烟馆已经恢复了,可以让弟兄们乐呵乐呵。

王营长安排好宿营警戒的事后,就被几个连长邀请去当地有名的风月楼“考察”,喝“花酒”, 赏“花市”,玩“花样”,虽然疲惫不堪,但都尽兴而归。

晚上九点,路边的小树林,刘钧在听小程他们侦察的报告。

“今天晚上,5挺重机枪没有卸下车,每辆卡车各放一挺,每辆车上有两名士兵押车;祠堂门口有两个班24人值守,三个小时轮换一次;两支12人的巡逻队沿着祠堂周边巡查,来回走动;营长、连长们都在旁边一地主家过夜,其余士兵都安排在操场的帐篷里。”

刘钧根据情报进行分析:这次敌人人数较多,要不发一枪解决战斗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缩短被发现的时间。敌军营长连长都住在地主家里,正好一锅端;

重机枪要第一时间掌握在我们手里;

敌军的巡逻队走来晃去,围着祠堂走一圈要20分钟,要先收拾;剩下在操场上的敌军好办,在10多挺轻重机枪和几十支冲锋枪步枪面前,敌军没有胜算的机会。

至于祠堂里的红军士兵,林策他们已经做好内应,不会乱。

深夜来临,一切安排就绪!

于德水带领其他6名战士,解决了两名哨兵后,用携带的金属小抓钩爬墙进入地主家,刚刚落地,地主家的看门狗立即狂叫着冲出来。

于德水立即用带有消声器的步枪朝冲过来的狗开了一枪,“噗”的一声,这只狗发出一声微弱而又低哀的声音,倒在地上。

不过,狗儿的叫声并没有惊动很多人,因为路边经常有车经过,这只狗一个晚上经常叫几回,可能大家习以为常了。

过了一会,耳房一个长工模样的男人点着灯出来观看。于德水在他身后捂住他的嘴,把他拖到一边,用明晃晃的匕首对准他低声说:“不要出声,不然杀死你!”这个人马上点了点头。

“营长他们住在哪间房?有几个人?”

“西边的厢房,5个人。”

于德水立即用手刀砍在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綜漫]你未婚妻真棒 寡妇女[民国] 官家(福宁殿) 絕對一番 什么,盼来的妹妹可是福宝! 福院C線 穿书之浮梦三生[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