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58章 稍微的有一点异想天开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当然,所需要的费用我是会出的,大宁有需要的地方我也会提供生铁或者其他原材料。”

“我想,这样应该可以有效的抑制巨大的变革可能产生的动荡,确保大宁能平稳过渡。”

这已经是谢阳阳能想到的对当下格局影响最小的做法了,当然也是对他影响最小的做法。

建晟帝问道:“贤婿,你是想做什么东西?”

谢阳阳想了想:“前期是做铁弓,然后就是马车需要的部件,之后应该就是各种各样的东西吧,还不确定。”

“铁弓?和当下的弓弩火器相比,威力如何?”

“啊?威力?威力没差多少,就是,会比较好看,可以卖高价。”

建晟帝父子俩:……

“所以,说这些,就是贤婿你想从铸造监手里拿下个铁矿然后自己经营?”

谢阳阳想想,嗯,倒也,确实是这么个意思……

“贤婿啊,你可知,大宁自立国之初,就严格的限定了像盐、铁这类物资,必须牢牢的把控在朝廷的手里?”

谢阳阳点点头:“这个我自然知道,所以我就在想,要怎么样才能额外的开辟另一条对大宁格局没有影响的生产线。”

“每年,各部、各地需要多少盐、铁、铜这类物资,都需要提前上报,统一由各部拟定份额和预留的储备,然后再由分布在各地的监造进行分配。”建晟帝放下手里的哑铃:

“包括民间流通售卖的铁器,所需生铁,其实也都是各地之前就已经报上来的需求。就算是需求量多的,也可以从附近的州县或者储备库里调用。”

“但是如果一个地方的需求量过大,那么就说明可能出现了异常,也方便朝廷进行调查。”

谢阳阳说道:“可是我会需要很多,很多很多。”

建晟帝眯了眯眼:“一把弓能需要多少铁?”

谢阳阳顿了顿,问道:“父皇,去年大宁的铁产量有多少?”

“三千余万斤吧。”

谢阳阳大概换算了下,那就是一万多吨,虽然他对另个时空下古代的铁产量没什么印象,但是按照大宁目前的和平和强盛来看,这个产量肯定不少了。虽然这个产量也就是后世一条城际铁路上所需铁轨的量吧。

“我可能,需要……”谢阳阳想了想,还是不要吓他们俩的好,最重要的是获得单独的生产线,不是让他们联想到其他方面。

“每年需要个百把,万斤吧。”千吨左右,前期应该够了。

“百把万斤!”建晟帝和太子都给吓了一跳:“小老三家的,你是打算去打下整个草原还是准备拿铁来铺路啊!”

“我知道很多,所以,我这不是,商量着嘛,我不打算占用大宁目前的产能。”

建晟帝俩父子听了后都觉得emo了。这已经超过了同意不同意的问题了,是这么大的产量,要不得从铸造监手里撕下一大块肉,要不就是得开多少铁矿才能做到。这小子不会以为铁的生产很简单吧。

“小老三家的,那个,你这个想法,稍微的有一点,异想天开了哈。”

“妹夫啊,你可知道,一个炉,从开采到冶炼,就需要近千工匠和额外上千民夫,而且, 一年一个炉的产量,也不过五万斤左右?”

所谓的一个炉,就是指当下开采出一个铁矿后,就地修建的冶铁炉,并不是指只有一个炉。然后人员包括了开挖、筛洗、制碳、冶炼等诸多的一系列技术工匠,这些都还是铁官管理下的匠人,那些额外的体力活,比如伐树、甚至做饭的治病的,都算民夫。

其实,按照谢阳阳的预想,虽然他对钢铁工业也没什么深入的了解,但是曾经学过的一些关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他还是记得的,按照他的估计,让他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三国之巅峰召唤免费阅读无弹窗 大明二十四监 人在亮剑,暗助晋西北铁三角 娶了朱元璋女儿,做朱雄英的姑父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 万灵之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