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27节 (第3/5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面了,我就想着,要是拿你们家一只小公鸡,跟黄酒一起煮了,再下点纱面,那肯定好吃。”惠霞阿婆遗憾道。

他们家后院窄,不好养鸡,前院又是跟别家连在一起的大院子,要是养了鸡,鸡粪拉得到处都是,左邻右舍肯定不高兴,这年头的人都爱干净,所以这几年他们家都没养鸡,想吃的时候就买现成的。

“网上认识的呢,就咱市里的,听说我这儿有自家养的鸡,一个个就都预定了,说是等再过一阵,让我送到县城汽车站给他们托运过去,钱都给了。不过就卖了些小公鸡,母鸡都要留着下蛋呢。”侯春玲说。

“哎,城里人就是爽快,母鸡是要留着下蛋,等明年开春,这些小母鸡就都能下蛋了。”看着矮墙里的鸡群,惠霞阿婆一脸羡慕地说道。

“阿婆,你知道我们这边哪里有人会做纱面的吗?”侯春玲向她打听道。

“纱面啊,你问这个干嘛?”惠霞阿婆好奇道。

“就一个朋友,瞎讲究,给他买现成的还不要,非要给我弄一袋面粉过来,让我找人给他加工。”侯春玲假意抱怨。

“那也太讲究了,是不是你那个农大的朋友?”惠霞阿婆跟他们家老头子最近正在为这个事犯嘀咕呢。

什么庄稼还能不用农药化肥啊?农民要是都不用这些,早些年就都饿死了,还能活到现在?只不过听说对方给的价钱好,一斤红薯能卖三四块,他们也就勉强试试了,反正红薯这东西不娇贵,怎么种都能种得活,最多产量低一点。

“嗨,就是他。”侯春玲觉得好笑,看来惠霞阿婆对于自己那个不存在的农大的朋友意见还挺大,不过哪天要是让他们真正赚到了钱,这意见大概就不会这么大了。

“那你真得给他好好弄,别到时候东西一送过去,人家一化验,哎呀不合格,那得多不好意思啊?”惠霞阿婆玩笑道。

“可不是说,你们认识会做纱面的不?”侯春玲又把话题给扯了回来。

“认识啊,你外婆也认识,就在半岭那里,那老头手艺好着呢,就是价钱卖得贵,人家的纱面一斤最多十二块钱,他那儿的一斤就要十六块,听说今年过年还要涨价呢,打算涨到十八了,哎呀,太贵了,我也就过年的时候跟他买一两回,平时都买街上便宜的……”说到他们这边那个会做纱面的老头,惠霞阿婆还真有话说。

侯春玲又跟惠霞阿婆说了一会儿话,然后出去外面看了一圈自家晒着的红薯干之后,就回到自己的房间,上星网去买了五十斤上等白面,分成两袋,用她那根神力牌扁担挑着下了楼。

“你这是要去哪儿啊?”经过电视房的时候,侯外婆就问她了。

“去半岭,找人做纱面。”惠霞阿婆替她回答道。

“这好好的去什么半岭啊,那么远,三轮车也开不到。”侯外婆不解。

“给他那个农大的朋友送纱面呢,那人麻烦,买现成的都不行,非得要订做的。哎,这里上去好长一段路呢,开三轮车只能开到半路,要我说,你干脆就从后山走,不比开车慢,也省得一会儿把三轮车停在半路上,叫人给偷了。”惠霞阿婆说道。

侯外婆一听说是农大那个人,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毕竟侯春玲还指着他那边的关系赚钱呢,人家既然有要求,这点麻烦事也不算什么。

“你知道路不?要不要我跟你一起去?”侯外婆担心侯春玲不认识路,在山里瞎转悠,这可还挑着一担子面粉呢。

“知道,以前小的时候还去要过墓饼呢。”侯春玲笑道,侯外婆年纪也大了,哪里还能让她跟自己一块儿爬山。

说到墓饼,这大概也是他们这里才有的习俗了,每年清明节扫墓的时候,扫墓的人家都要点上一串鞭炮,附近的小孩或者一些穷苦人家就会过去排队拿东西,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混进来了条真人鱼 新婚嬌妻寵上癮 傾家蕩產後,我重生了 我靠人才系統平步青雲 別再給我發好人卡啦 我在天朝有个美食城 風雨燕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