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五十五章 招揽贤才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宋宁有些明白凌邦的意思了:“文渊是说当在攻取东南的同时,再从北方也择取一处根据之地,两地一起发展?”

“然也。主公请看。”说着,凌邦便从怀中取出一张地图来徐徐展开道:“中州自古帝王州,人口繁盛,百姓富足,大苏据此而拥有天下,然中州四战之地,又为帝国中枢,来日必然争夺激烈,邦窃以为不可取也;而西北遥远,土地贫瘠,又与东南不通,亦不可前往。”

这是一张简略的大苏帝国疆域图,大概可以看出后世大中国的些许轮廓。因为大苏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所以大苏与后世中国的地理分布还是有些不同的。不过,绝大部分还是一致的。

宋宁惊讶地看着凌邦。他是真的没想到对方竟还随身带着一张地图。看来凌邦早已料到自己会有此一问,是以提前准备了这张地图。此人谋略出众,实有大才,之前困居剧县,一直以商为业,实在是屈才了!

这还是宋宁第一次看到大苏帝国的全貌,让宋宁惊讶的是,此时的大苏帝国疆域远不及后世那般辽阔,主要是许多区域如今还是草原、森林、高原和沙漠,不宜人类居住,也不适于农耕,所以尚未得到开发。

比如:此时的后世长城以北绝大部分区域(注:大苏的长城与后世长城并不完全相同,此处只是为了更好说明,下同)仍被草原数个游牧民族占据,主要是黑鹰、北极和月霜三族。其中月霜最为强大,时常侵犯大苏边境。而东北辽州只有靠海的一小部分属于帝国,辽州以北还有很大一部分区域尚未开发,如今是山栾的势力范围。

西北地方贫瘠,又与夷狄杂居,时有动乱。而西域大苏尚未开拓,如今有大小数十国,暂时归北方游牧民族黑鹰统治。西南则是阮氏、赞氏的地盘。只有西州已纳入帝国版图,不过西州偏远,道路不通,帝国向来不够重视。至于西南以南,如今还是不毛之地,人烟更是稀少。

南方,就算是东南沿海之地,虽然人口繁盛,经济发达,但还是比不上北方,更不要说和中州相比了。

此时的大苏帝国大概相当于西汉时期的版图,甚至因为还未开拓西域,面积比西汉时还要小很多。

凌邦先是指着地图的中央位置(中州),又指了指西北。这两个地方凌邦不说,宋宁也不会选。其实,对于凌邦之前说的东南不足以称霸的观点宋宁并不完全赞同。他还是很看好东南之地的。春湖通过乐江可直通入海,之前宋宁就怀疑自己所在的位置是不是离入海口很近,现在看了凌邦的这张地图,心里就更有底了。

别小看这张地图,以古代的测绘水平,想要测出这样一张地图来,往往需要集举国之力,花费十数年之功才行。凌邦能拥有这样一张地图,显然非同一般。不过,宋宁也看出,他这张地图应该不是官方所制,很多地方与后世的地图出入很大。一问之下,果然如此。此图乃凌邦自己根据昔日里见过的官方地图所绘。凌邦当时仅观摩了一次,事后完全是凭超强的记忆硬生生记下来的。

东南共九郡,大概相当于后世的江东地区。在宋宁看来,只要占据白、乐、东三郡,到时再全力发展海军,开发东南,南方未必不如北方。唯一的困难在于,南方如今还未完全开发,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不足以与北方抗衡,宋宁纵然有超过时下所有人的眼光和魄力,也难以在有生之年改变这一现状。要知道,后世南方可是自秦汉起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开发,才不断富裕起来的。

宋宁按下心思,只听凌邦继续说道:“燕北钱粮丰足、人烟稠密,富庶不下于中州,又靠近北方,战马不缺,此诚王霸之基也。然燕北士族盘踞,豪门巨室不知凡几,主公兵微将寡,难以在其中立足;西州闭塞,交通不便,可偏居一隅,不可倚之俯视天下;其余山南、辽州等地,多为穷山恶水,不毛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 做皇帝的快乐你们想象不到 七零年代小媳妇 陶家传 网游之绝世神主 抗战侦察兵 系统带我穿越:回到三国开纸扎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