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四百五十七章 南宋有点烦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片惊慌。而最令南宋君臣着急上火的是,此是的杨太军以洞庭湖水寨为据点,以令人啧舌的迅速,疯狂发展到十余万人。占领的地区北到公安,西到鼎、澧,东到岳阳,南至——长沙!

没错!杨太军,已杀到家门口来了!

八月,南宋朝廷依左相张浚之策,派出枢密院计议官,会同湖南安抚使折彦质,带着官诰、金束带、锦战袍,前往洞庭“招安”杨太军,但开出的价码不能令杨太满意,招安最终无果。

面对如此危局,南宋朝野,群情汹汹。

江西布衣方畴上书进言:“方今之大患有二:曰华国、曰杨太。而杨太正在腹内,不可不深虑之,若久不平灭,必滋难图。”这是将杨太之乱,提升到了与华国相提并论的高度,可想而知此次暴乱对南宋朝野冲击之大。

侍御史张致远也上奏道:“华朝侵侮,不过疥癣之疾,如善用药石,可轻易除之。庶民作乱,乃心腹蓄毒,若养而不治,实在难好。洞庭被占多日,招安之人屡遣,而大半不还,水陆之师每进,而无敢深入。”

左相张浚之言,更是危言耸听:“杨太据洞庭湖,实占上流,不先去之,为腹心害,将无以立国。”

九月,赵构终于痛下决心,下旨以左相张浚督战,勾抽长江防线之刘光世御前巡卫军一万五千人马,回师南下,全力剿灭杨太军。

刘光世走了,长江防线怎么办?赵构的回答是——凉拌!

赵构做出这个决定,是极不容易的,也是极其痛苦的。他心里非常清楚,一旦将御前巡卫军勾抽南下,空虚的江防意味着什么。江北的那只饿虎,一直盯着江浙这块大肥肉很久了,只是碍于盟约,以及正全力征西,无暇他顾而已。如今将兵力尽数撤出,只留下一点单薄的看守军卒装样子,以赵构对那个人的了解,他决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只看他会找什么样的借口而已。

只是,就象夏国的李乾顺一样。赵构有得选择么?将南宋实力最强的军队招回来,顶多是丢掉江南而已;不招回来,丢掉的,就有可能是龙椅,还用选吗?

……

“哈哈哈哈!”

长安太极宫朵殿中,狄烈安坐于龙案后,双手各执一份军报。左看右看。难掩喜意。

一个柔顺中带着几分慵懒的声音传来:“何事令陛下这般开心呐?”

狄烈抬头,却见两名宫娥正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皇后嬛嬛入殿。

狄烈赶紧扔下军报,毫无皇帝形象地步下坍墀,快步迎上。嘴里略带埋怨道:“天气如此闷热,皇后身子不便,为何却要出来?而且才带两个宫人。”

嬛嬛轻抚微隆的小腹,羞涩中带着幸福,容光焕发,美丽惊人——嗯,即将为人母的女人,必是最美的。

“才四个月而已,何需如此紧张。许太医也说了。闲坐太久也有不便,须得四下走走才好。”嬛嬛一脸幸福安祥,玉手微展,令两名宫娥退下,“外边还有很多宫娥。我不让她们进来,以免干扰陛下。”

狄烈亲自上前搀扶,让嬛嬛与自己并肩坐于龙案后。如果是在太极宫正殿,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但在朵殿倒没那么紧要。

两份军报就摆放在龙案上,但嬛嬛很规矩地不敢多看一眼——朱皇后平日里没少提醒她与后宫姐妹们,不该看的,不要看,不该听的,不要听,此为宫闱之道。

狄烈却浑不在意拈起一份军报,递给嬛嬛,笑道:“虽是大事,却是好事,皇后早晚也是要知晓的,先看看也无妨。”

嬛嬛恭恭敬敬接过,刚扫了一眼,便惊喜抬头:“征西军大胜,夏国灭亡了!”

狄烈含笑点头:“朕没看走眼,岳飞果然不付所托,若无十二师舍生忘死,千里大迂回,直插夏国心腹,这场仗,还有得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陛下求饶吧,我们都投降太子了 大明,开局挖了朱元璋祖坟 让我来选择文明? 田园大唐 带着机枪去古代 逆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