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但是除此之外呢,就没有别的原因了么?
狄烈慢慢合上双眼,脑海里不断闪过后世所看过的滑膛枪时代,两支军队排成一列,面对面射击的场景。一般这样的对射距离,不会超过一百码,可是效果如何呢?
在这一方面,后世有不少资料,如在普法战争其间,普军曾经对普法两国的滑膛枪做了一项试验。对一个10英尺宽6英尺高的目标,普军1782型滑膛枪射击100发,在100步长的距离上可以命中60发;200步时40发;300步时只有25发。同样的,法军的滑膛枪也没好到哪里去。
考虑到战场环境,烟雾,恐惧,噪音等因素对士兵心里的影响,命中率要比这种理想试验还要低得多。500人在100码的距离上对一个进攻中的步兵纵队进行两次齐射,理论上可以命中500到600发。可是根据各**队的经验,战场上能命中150发就已经是最佳成绩了。
拿破仑时代,各国士兵通常在弹药袋里携带50到60次射击所需的弹药。一次战斗平均消耗20发左右。英军与西班牙战斗中消耗较大,平均每人打了60发,全军共消耗弹药350万发。可是命中率却出奇的低,每450发才造成一名敌军伤亡。
从理论上说,敌人如果排成一列,一列有一百人的话,这个横向目标是如此之大,哪怕闭着眼睛,都不可能打不中,除非枪口指天——对的,就是指天!
不管横向目标是一百人、两百人还是三百人。都只增加了横向的宽度,但纵向的高度却是一点都没变。也就是说,纵向高度永远都是一人高。这就像是一条绷直的皮带,长度可能有好几尺,但宽度,也就那么几寸。
面对着排成一列冲过来的敌人,如果你打不中。只有两种可能,你的枪口或者指高了或者放低了!
调整枪口高低不就成了吗?
狄烈差点想打自己一记耳光,怎么忘了后世步枪最基本的零部件之一了呢——标尺!标尺啊!
对于步枪标尺。狄烈再熟悉不过。通常标尺上有两个构造,一是缺口,与准星一起是用来对准方向的;二是射程尺码,根据目标距离调整。如目标在二百米,就将尺码调到2的标记上,也就是将缺口抬高一点,其作用是校正弹道。因为子弹出膛后并不是直线运动,而是受地心引力作用,呈弧线下降。标尺抬高一点,就使枪口上抬了一点,从而校正了子弹的运行轨道,使弹头飞到这个距离上,正好下落到适当高度,才能准确命中目标。
步枪的标尺通常有1、2、3、4四个数据。分别对应着100米、200米、300米、400米这几个射击距离,而5以上是400米以上至1000米的射击范围。在战场上100米范围内,1用于瞄准胸部,3用于瞄准腰部,2是两者间,4用于瞄准腿部,5就是扫射。
在后膛枪出现以前,所有的前装滑膛枪,都没有标尺,这又是前装滑膛枪命中率低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决定性的原因是枪管没拉膛线。只是这个问题目前还解决不了,但在枪管上配置一个标尺,却并不难。
狄烈很快将步枪简易标尺画出来,当然做了一些修改,同样采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1对应三十步、2对应五十步、3对应七十步、而4则对应八十步以上距离。
狄烈将标尺数据与实际射击距离换算好之后。在枪管上标定,随后将火枪交还给兀自看得呆傻的周、鲁二人,道:“所有的工匠全力以赴赶制此枪,一日可制几支?”
周、鲁二人啊了一声,如梦方醒。两人互相对视一眼,俱从对方眼里窥到一股骇然之色。犹豫了好一会。鲁大成才伸出颤抖地手接过火枪,眼神中竟有一丝畏惧之色。
这把划时代的火枪,是他们几十名大匠耗尽无数心力,足足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