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夏将倾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五,嘉宁军司、静塞军司合兵七千,直奔兴州。刚出城十里,就被岳飞率三十四旅三千骑、步、车混成战队阻击。七千夏兵,以令人啧舌的迅速崩溃。两大都统军于乱军中被阵斩,其余残兵,被岳云率八百骑兵追杀三十里,尸横遍野,最后尽数赶入滔滔黄河……

夏国君臣的无知与躁切,葬送了最后一支有生力量。

夏国南方边境诸州:韦州、盐州、宥州、龙州,失去了两大军司的支持,立即陷入第八、第九、十四、二十一四个师的包围中。短短数日,缺兵少将,人心惶惶的韦州、龙州先后被攻破;宥州开城投降,盐州知州弃城而逃,军队溃散,不攻自破。华军全线突破长城防线,兴庆府完全坦露在敌锋之前,除了三个呈品字形环护的兴州的州城,就只剩最后一道黄河屏障了。只是岳飞的十二师早已在黄河西岸,随时可以接应东岸友军。这道屏障,也失去了阻敌的意义。

很快,夏国连失南方诸州的恶果显现出来。

六月初七,回援的祥佑军司五千兵马,在经过铁门关一带时,突然遭到华军第九师张宪部伏击。激战两日,歼敌大半,残部被逐入毛乌素大沙漠,从失再未见到有其部人马活着出来。

另两个军司中,左厢神勇军司大军被折家军与晋宁军死死纠住,尤其是折家骑兵,屡屡重创神勇军。一直到兴州城破,夏国灭亡,左厢神勇军司都未能有一兵一卒出现在兴州城下。

最后的西寿保泰军司,出发时是六千余人马,仓皇退却之下,一路走一路逃散,到达黄河边时,只余四千军兵。但这还不是最惨的——由于未曾料到其侧后方的韦州如此之快失守,结果在从鸣沙渡黄河时,被刚刚夺取韦州的第八师梁兴部尾随袭击,全军大溃,掉落河中淹死者不计其数,幸运逃过河西的不足千人。就这近千溃兵。最终也没出现在兴州,而是分散成十几伙人马,越过长城,逃入贺兰山及腾格里沙漠,为匪为盗去了。

兴庆府君臣苦苦期盼的五路援军,就这么烟消云散。兴州危矣!夏国危矣!李氏王朝危矣!

……

六月十二,兴庆府。兴州皇宫。避暑宫。

李乾顺近来频频在此召见群臣议事。之所以选在此处,除了因为天气确是炎热之外,更主要的是他整个人由里到外都透着一股焦躁之气,这从他脸上冒出大大小小的红疹。以及嘴角的燎泡可以看出来。这位夏国君主,急需一个能让他通体清凉的所在。只可惜,所谓心静自然凉,而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只会令他的怒火越来越炽,而绝无半点凉意……

“祥佑军司五千兵马,遭伏击败亡!西寿保泰军司六千人马,半渡遭袭,全军尽没!左厢神勇军司至今未见一兵一卒!还有。还有朕的嘉宁军司与静塞军司七千兵马……全葬送在尔等不知兵的重臣手里!这就是尔等所言的为朕分忧?”

李乾顺将一封封军报抓在手里。强忍住要撕成粉碎的冲动,咬牙切齿对阶下几名重臣低吼。

阶下立着四个文武大臣,均为李乾顺最为倚重之肱股,分别是知枢密院事李良辅、梁王嵬名安惠、舒王李仁礼、濮王李仁忠。

李良辅苦笑,身为夏国名将。他岂会不知兵?实在是没办法啊!别的不说,就拿嘉宁军司与静塞军司七千兵马来说,他怎会不知,一支士气低落的军队,经过长途行军,到达目的地,没有个把月休整期,休想恢复元气。可是,兴州能等一个月么?朝廷能等一个月么?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至于梁王嵬名安惠、舒王李仁礼、濮王李仁忠等人,均是文臣,他们只知四面八方急调救兵,至于这些救兵能救得了谁,甚至能否自救,这可就不是他们这等朝中大佬所能考虑的事了。

嵬名安惠轻咳一声,对李氏兄弟使了个眼色。李氏兄弟互相看了一眼,点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日月江山永为明朱瞻垶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红楼商人:了不起的板儿 煌煌帝国之大秦 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 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大明:开局烤红薯,馋哭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