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七十八章 选择性管子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出……”

兼定闭目沉思了一阵,轻声说道:

“流了吧,”

兼定说道:“就按照之前的法度,依法流放他们……嗯,就地流放到他们负责的某个村子里去种地。既然公学里的圣人学问教不会他们,那就让他们去田地里好好学习农家的学问。”

“可……”康次知道兼定的性格向来是严于律官,宽于治民,但犹豫再三还是劝谏道:“殿下,我们本来就人少,您这么一严处,岂不治理的之人更少了?治理更难不说,这种情况或许还会变本加厉。”

“不加以严惩不足以平民愤,已不足以平我心头之恨。别忘了,武器只是收在神社里。若是以后因为这种事情闹出人命来,本家承诺过:特殊的合理情况,村人集体可以取回武器。锈刀竹枪亦是民意,汇水成潮,到时候可就不是处理几个神官的问题了。”

“我明白……”康次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说道:

“惩处还是得惩处的,但是同时也要嘉奖那些好的代官。比如在村人间有好名声的、负责多个村庄仍然井井有条的、积极推行新政的。再者我们目前公学里虽然没有那么多子弟可用,派不了那么多代官,但是我们可以把一些村庄合并,让他们住到一起,这样虽然代官们管理的人数没有减少,可是终归省得他们来回奔波了。更何况东部本就有大量人员伤亡,很多村庄里的人手完全不足,很难组织起农事了,这种情况下合并在一起怎么说也能恢复一些地方的农田……”

康次一边说着,兼定一边点头。

“前者不错,但是后者还有待商榷。”

兼定思索道:

“若是要迁移居民的话,一开始刚结束对土佐的攻略我们便可这般做了。然而当时我和康政大人就是顾及桑梓难离且容易在执行中出现进一步的盘剥故而没有执行。不过你说得对,确实有些村落的居民已经很难维持农业生产了。这样吧,由御所拨款鼓励合并,绝不强制,嗯……这个还得巡检负责,我得把中御门经诚直接派过去……”

说着兼定掏出炭笔把此事记录到自己的小本本上。

“你具体再说说第一点。”

“是。这嘉奖殿下可以颁布功状,但是增俸也是必须的。既然代官们觉得管理的村子多,那我们就以管理村庄的数量给他们增加俸禄便是了。到时候他们自然抢着给自己增加‘负担’。甚至……”

康次顿了顿继续说道:“甚至我们还可以干脆让村庄自己负责代官们的收入,比如咱们直接从年赋里抽一成给代官,这样为了他们能有更多的收入,他们必然会好好治理自己负责的村落。毕竟村庄的收入越多,他们自己的俸禄也就越多。”

兼定闻言笔顿时停了下来,皱眉道:

“那岂不是把村落变成了他们的知行了吗?而且这样也容易人浮于事,大家都争着去富村当代官,可那些穷的才是真得要代官的。”

兼定咬着笔头沉思道:

“不如这样吧,把年成改成年成变化幅度,抛去丰年与灾年,就看他们管理下的村落每年收入能增加。”

“可殿下,若是这样做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有代官为了账面好看而私自增加底下民众赋税啊。”

“这……这一方面我们得在巡检和检地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还得鼓励村人积极检举,这个我倒是不担心,那毕竟是他们自己的税,嘶……可……要不并行?”

兼定只感觉自己脑子想得生疼,赶忙将纸笔放下,揉了揉自己太阳穴。

“这个事情我先判下去,后续嘉奖我再和宗珊大人他们商议。康次你先下去吧。”

“是,殿下。”

康次得命便要走,但见兼定烦恼,又犹豫要不要回去,那里有一份提案他原本想抽掉又没抽,如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日月江山永为明朱瞻垶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红楼商人:了不起的板儿 煌煌帝国之大秦 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 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大明:开局烤红薯,馋哭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