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55章 乔家花钱消灾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跟着沾点光,就说:“这是好事,要捐咱就捐个大的!银子不够?咱们大伙儿凑凑。”

但他俩也摸不准纳捐的行市,就叫来李老四的儿子李贵详询,——此时李贵已接替他爹当了这一方的地保了。可地保只是个小人物,他也茫然。

他和舅舅商量了一下,建议明天进省城,去找在衙门里当差的张富去打听,他常在官老爷跟前,对纳捐的事应该懂得。

乔向廷深以为然,第二天就叫孙来银套车,他和乔金宝、乔载德收拾停当,一起奔省城而去。

到了直隶州衙们,好容易找到张富,乔向廷递给他一块碎银子,说是请他喝茶的,张富说什么也不要。乔向廷邀请他到陈青桐家坐坐,他欣然愿往,跟大家坐车一起走了。

陈青桐听了来意,想了一会儿说:“要说大外甥读了半辈子书,满腹经纶,如今一下撂下,也怪可惜的,正该出去找点事做。”

张富听了四姨夫这番话,上下打量了乔载德一下,说:“嗯,乔兄是个斯文人,舞文弄墨惯了,可以去官衙里做个文案一类的差事,比如经历司的经历、照磨所的照磨……”

乔向廷忙接话头来说:“俺不是捐差事,而是要捐个官!”

张富笑道:“您老以为我说的经历司的经历、照磨所的照磨是个小官呀?实话说吧,州衙里的经历,那是个正儿八经的八品官,那照磨所的照磨,是秩从九品,您都别小看了这些经历啊照磨的,都是带品级的,在吏部备了案的。您想要捐官,只怕有钱也买不到这样的实缺。唔,大家可能不太懂捐官的行情:凡是捐官的,只能先捐成‘候补’,等到有实缺时再实授。只是……那个轮得到轮不到也就难说了。比如您村那个乔旺福吧,他花大钱捐了个候补,然后又托人转面子地补实缺,——哦,据说他是走了贵乡张大户的路子,他后面有京城固山贝子的影子,才买了个巡检区的巡检,是个从九品的官,再往下就是未入流了。他这个巡检虽然比芝麻粒儿还小,却是个有实权的官!您发觉没?凡是巡检区,都设在关津要害之地,专掌缉捕盗贼之事,他手底下也有攒典协办事务呢,另有一些胥吏、差役,这些胥吏、差役就和州县衙门里的一样,都是未入流,属于贱民之列了——啊哈,如今小人也豁出面皮告诉诸位,我在衙门里当官差,其实也是个未入流,只是个胥吏、是贱民!唉,子孙后代也不得参加科考呢。他娘的!唔,如今废了科举,废的好,废的好!从今以后,我的子孙再也不必低着头走路了。哦哦,扯远了,咱话又说回来,乔兄既然不想捐差事,只想捐官,那么就说捐个七品知县吧,那可是芝麻官了——也得候补的吆——要想捐下来,早些年治黄灾时需要四千六百两银子,据说前几年海防捐时便宜了些:只要出二到三千两就可以买个县太爷当当,出三到四千两可以当知府,要是出到五千两,那就可以当道台了!——也不知现如今又涨价了没?但一个七品县官,他一年的薪俸只有区区五六十两银子,为了尽快拿回捐官的本钱,他不收贿又有啥法子呢?哦,我不是说乔兄,他心地仁厚,自然做不出那贪赃枉法的事来。”

他说的这一席话,让大家都大眼瞪小眼,一个个无可措辞了。

乔向廷也想不到捐个官会花费这么多银子,而且还保不准能否补缺呢,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再说家里也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啊!

张富见大家都不吱声了,以为他们都嫌贵,就说:“哦哦,也有便宜的,就是捐‘出身’,花钱买个虚职、顶戴之类的虚衔,虽然没有实官可做,可也享受殊荣啊,比如见官不跪什么的……”

乔向廷说:“唉 ,算了,俺还是收起这份心吧。一者俺家本也没有这些闲钱,二者,买来的官做着心里也不柱壮,要是做错了事,还不得让人戳脊梁骨啊!”

说完,眉头紧锁,不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陛下求饶吧,我们都投降太子了 大明,开局挖了朱元璋祖坟 让我来选择文明? 田园大唐 带着机枪去古代 逆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