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张富笑眯眯地说:“那么多大官往来,都住驿馆,要是能把他们伺候好了……嘿嘿,以后什么事情不好办?家乡谁还敢欺负咱们?”
乔向廷听了,心里却不大如意,因为他心目中一直觉得,能坐堂理事的才叫官,像这等伺候人的差事可不是他家想要的。
乔载德也是一样的想法,他皱着眉头一直不做声。
张富笑道:“这你们就不懂了吧?有的官儿名字好听,比如什么县丞啦、州同啦、通判啦,虽则也都是带品级的佐二官,其实管的也都是些钱谷、刑名杂务,天天跟老百姓打撕咬,没一天省心的。他们还不如管监牢的典使、管水闸的闸官、管库房的库大使呢,单管一样也不少拿俸禄,省了多少心!如今这个缺,更是既轻松又体面的差事,整天陪着过往的官员吃吃喝喝,里头有多少文人墨客?恰好合了咱家孩子的脾性,何乐而不为呢?”
他这么一说,乔载德倒是有点心动了。
乔向廷见儿子脸上似乎有些向往,便问:“需纳捐多少?”
张富说:“大概得一千两银子。这可是内部价,要搁黑市上买,人托人的,中间不知绕进多少去,那就不止一千两了,两千两也不一定能拿下呢。”
这番话说得爷俩心里突突的,他没想到捐一个不入流的小吏,竟然要上千两银子。
张富还劝慰似的说:“您老可得想好了,别难为自己。要不乐意,咱以后再瞅寻别的,——就怕从此截止喽。我托的那位老兄说了,买卖不成仁义在……”
后来陈青桐把张富叫到外书房,托他再去问个实底,就说是自己知己亲戚要捐,不是外人,最低多少!
这张富碍于四姨夫的面子,便又去跑了一趟,回来当众说:“那位老兄看在我跑来跑去的份上,透了个实底,说他的那份抽头不要了,就八百两成交,一文钱也不能再少了!大家都是明白人,我传话传到这里,腿也跑细了,捐不捐的我不管了。”说完,靠在圈椅上喘粗气,不再言语。
乔向廷让孙来银跟李贵去外面买酒买菜,说请大家喝酒,张富这才有了一点精气神儿。
当天大家都喝了不少酒,乔向廷想着儿子做了驿丞,以后就能结交大官了,当场敲定了捐这个缺儿!又怕那头不准成,再托张富去跟人家议定,——这边筹款不易,两边说好以后都不得变卦了!
张富这时吃了酒,脸上变得红扑扑的,当即大包大揽。
众人尽欢,至醉方散。
第二天,那位师爷亲自登门见了面,还带了衙门里的库大使来,当场写好了文书,用了官府的骑缝印;又请张富作保。
乔向廷留下了一百两银子做定金,然后回家去筹银,限期一月,待筹齐剩余七百两后,一手交钱,一手交印。
临走时陈青桐悄悄拉住姐夫说:“我这里出二百两,你回去只凑五百两就行了。”乔向廷知道内弟家境艰难,忙问这钱是哪里来的,来路不正的可不能要!
青桐不说,乔向廷不依,他只好告诉姐夫:“我前番曾跟一位官人去他的外宅替小娇娘看病。那官人再三央告我替他保密,万不可让人知道他有个外宅,说好赠给我二百两银子的,只是当时不凑手。如今一月有余,也就该差不多了吧——哥放心,这二百两是我应得的。”
乔向廷这才安心,欣慰地一笑。
回到家里,乔向廷就跟众人说了这事,依莲一听需要五百两银子,当时就犯了愁,钱都押在厂子里了,家里砸锅卖铁也凑不出三四百两啊,厂子里的布和油又难以脱销,即便脱销也卖不出五百两啊,另还得给工匠们支工钱,短时内如何能筹到五百两呢?——她要是知道其实需八百两,估计拼了命也会阻止的。
乔载禄见爹娘都急得什么似的,很是心疼。他倒不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