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四十二章 正是出击的好机会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每次都这样,伏寿有时候都怀疑,在皇帝的眼里,有没有把她当成一个女人。

但是无所谓了,反正能经常见面就好。

在后宫,对于妃子来说,最可怕的就是不能经常与皇帝见面。

那样的日子可是相当孤寂的。

开仓放粮的事情,由王允负责,所以王允没有领导朝廷的才能。

但他有做这种实事的才能。

在王允的指挥调度下,给长安城里的百姓放粮的事情全程都十分顺利。

既没有发生哄抢,也没有发生踩踏。

当然了,起初把这个决定告诉内外朝百官的时候。

他们都大吃一惊,甚至有不少人劝刘协不要这样做。

但在刘协的坚持下,圣旨还是下来了。

“妈妈,有饭吃了吗?”

“嗯,再等一会就有了,不用饿死了”

“果然汉家还是比董卓要好啊,发放这么多粮食”

“要感谢陛下,感谢朝廷啊”

……

拿到了粮食都每个人都欢天喜地,喜笑颜开。

没想到,当今皇帝虽然是个小孩子,竟然这么关心百姓。

一时间刘协的风评在整个长安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有了饭吃,长安内的百姓也不会造反了。

刘协心里也放心了。

才一夜的时间,刘协在长安城百姓的眼里,就变成了贤明仁善之君。

就像伏寿说得一样。

可是吕布以及董璜却持反对意见。

原因很简单,那些粮食本来是要供给给军队,用来长期守城的。

一下子放一半给这些贱民,要是再被围住,士兵吃什么?

不过在刘协强硬的态度下,这次发放粮食的行动,还是顺利而且圆满的完成了。

几日后,王允得意洋洋的入宫面圣。

他事汉多年,这么多规模的给平民百姓发放粮食,还是第一次。

不仅仅是百姓,连他都十分兴奋。

这一次为天子取得了民心,王允能不神气十足吗?

他边自信的抚摸不算长的胡须,边向刘协述职。

“大街小巷的人们无比在夸赞陛下的善举,整个长安都沸腾了”

“并且那些囤积粮食的商人,在朝廷大量无偿发放粮食后,也撑不住把粮食的价格降低了,陛下一举,稳定了长安内的局势”

“长安人无不称陛下为明君”

听完了王允的述职,刘协很满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用一半的粮食储备。

拯救了大量长安居民的生命。

另外让长安局势稳定下来,还获得了民心。

很划算,真的很划算。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而且是好消息”

“哦,王司徒快快说来”

王允难掩激动的心情,说道:

“陛下,城外西凉军营的瘟疫基本上结束了,现在城外的叛军士气涣散,大量尚未完全腐烂的尸体来不及掩埋,正是出击的好机会”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四合院从1962开始 从木头开始打造传奇舰队 全家流放:我搬空国库去逃荒! 赤旗 世子你别乱来 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