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据说是被叶家关在地牢里,韩大人不久前刚刚从地牢中解救出来,已经……!”不讲说到这里,垂下头,并没有说下去。
“已经怎样了?”
“已经饿得不成人形,瘦骨嶙峋。”部将回道:“听说被关了好几日,米水未进,出来时已经奄奄一息了。据郡守府的人说,本来叶家是要拿他祭旗的,不过叶无逊改了主意,说此人一刀砍了反而便宜了他,让手下将他关在大佬里,是想活活饿死他,让他有话也没有力气说出来。”
萧怀金哈哈大笑道:“那种人,就当如此。”转向韩漠问道:“韩世侄,你可知道赵夕樵是谁?”
韩漠摇头道:“不知!”
“他本来就是渤州郡人,在这渤州郡有些才名,六年前在郡试过关后,前往燕京参加京试,竟是得中前三甲,之后经过殿试,得到圣上器重,进了御史台。初入御史台,只是小小的监察御史,只是此人话多,更不讳言,屡出惊人之语,百官厌之,倒是圣上却很喜欢他的个性,两年内,从小小的监察御史往上爬,至御使,主簿,再到侍御史,最后还成了御史台中丞,在圣上的栽培下,那可是一帆风顺,青云直上啊!”萧怀金嘿嘿笑着,语气却充满不屑。
燕国的文官选举制度很是特别,主要的势力那自然是世家的棋子,但是却也不乏一些颇有才干的非世家子弟入朝为官。
通常情况下,燕国的世家子弟那都是直接保举为官,用不着参加什么考试,但是非世家子弟,却要从县区开始进行县试,通过之后,就进行由各郡主持的郡试,一旦通过,当地的世家就会将此人记录在册,纳为门下弟子,甚至可以赐姓,从这一刻起,几乎就成了世家的工具。
当然,骨气硬的人自然有,拒不投入世家门下,只想为朝廷效力,这样的人物,往往会是世家打击的对象,有些人甚至因此参加不了京试,除非有很大的名声,或者在郡试中名列三甲,朝廷方面就会关注,世家即使想动,也多少要掂量一下,毕竟不能太过打击读书人,到头来会丧失读书人的心,对世家根基定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赵夕樵本就大有才名,而且郡试第一,虽然并没有投入叶家门下,但是叶家也顾及多方面原因,并没有对他动手,倒是顺利参加了京试,名列三甲。
那正是平光皇帝即位之初,有心大干一番,在殿试中看中赵夕樵,亲自提拔,入了御史台。
这赵夕樵进入御史台,那还真是没进错衙门,此人心直口快,最喜欢做的就是骂人,而且对于自己的才学很是自信,时不时地对朝廷的弊端骂上一番,若是一般人,被砍上十次也足够了,但是不知为何,平光陛下却对此人垂青有加,一手提拔,视为亲信,也正是如此,虽然朝堂内对他不满的官员多如牛毛,但还是没有人愿意冒着开罪皇帝的风险去搞点赵夕樵。
两年时间,赵夕樵连升数级,在御史台成为仅次于御史大夫的御史中丞,更是遭到许多人的忌恨。
当他在朝堂见贸然职责太师的权势过重时,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萧太师立刻召集内阁会议,商讨处理赵夕樵的事情。
内阁成员大多对赵夕樵都有不满之心,最后决定,将他调至翰叶城担任郡守,实际上就是准备借刀杀人。
赵夕樵自打在京为官后,多次痛斥叶吴两家在渤州郡为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已经与叶吴两家结下了仇怨,实际上若不是平光皇帝暗中派东花厅的人保护着他,只怕他也早在无数次的刺杀中死去。内阁将他调至渤州郡担任郡守,实际上就是想借叶家之手,将这个聒噪的“乌鸦”除掉。
只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赵夕樵并没有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突然“暴病身亡”或是离奇失踪,活生生地继续活跃在渤州郡的官场上。
比起在燕京时,他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