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四十章 刘虞对冀州变化的震动! (第3/5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老农闻言后愣了愣,旋即笑道:

“大王当初下令,让山中散落的人家汇聚起来,说是便于管理,统一规划,官府出资补贴帮我们修建。

据说不少流民来到冀州后,还可以利用劳动力赚取,大王说这是……以工代赈。”

刘虞面面相觑!

以工代赈他知道,但幽州财政收入本就捉襟见肘,根本做不到这一步。

并且就算以工代赈,也只是稀粥,而不是房补!

不知为何,突然之间,刘虞觉得他这位幽州牧与赵王刘羽这位冀州牧对比,真的是愧对幽州父老!

“可能只是这里的百姓比较富裕……”刘虞只能用这个解释来安慰自己,不然真的是骇人听闻。

据说冀州如今已经有上千万人口,一家五口计算,也是高达两百万户,这要是家家户户都是红砖水泥房。刘虞觉得他还是自尽了事。

大同社会也不过如此吧?

心思各异之中,老农的带领之下,刘虞等人终于来到他的屋舍。品字形院落,有红砖水泥房主体,但身旁还有一间茅草屋依附。

老农解释道:“因为家中没钱了,因此没有兴建,不过只需要在积累几年,就可以完全翻盖了。”

这反倒让刘虞好受不少,说明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住上红砖水泥房。不过这个想法出现之后,刘虞有些自嘲。他也只能在这些细枝末节上面寻找认同感和存在感了。

老农家中还有父老妻儿,总计八口人,最大的儿子已经十一岁了,最小的只有两岁,妻子甚至还挺着小肚子。

这个岁数差倒是让刘虞愣了愣,旋即惊醒,这应该是赵王刘羽赋税改革后的变化。

不然以这种家庭,有一位传宗接代的儿子,一般不会在生育,给家中增加负担。

妻子黄氏望见刘虞这么一帮人到来之后,神色有些愕然,旋即有些埋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这么招待。声音虽小,但刘虞等人还是听到了。

鲜于辅倒也有眼力劲,立刻奉上足额铜钱,老农倒是淳朴的挥手拒绝,但妻子黄氏却眉开眼笑的接过,跑去又烧了一锅粟米粥。

最后还是老农搬出一家之主的姿态,终于让妻子心疼的宰杀一只家鸡招待贵客。

借着这个当口,刘虞也参观起老农的家庭,饭桌上粗茶淡饭,野菜和粟米粥,虽然并不丰盛,甚至有些寒酸,但可以吃午饭,已经超越大汉许多家庭。

因为他们的到来,老农的父母妻儿都没有上桌,刘虞过意不去,亲自将他们拉到桌上入座,而他们只是端着碗筷站在一旁饮食。

这让老农有些受宠若惊,过意不去,刘虞倒是不甚在意,他虽然是幽州牧,但没有那么多架子,入乡随俗,表现的平易近人。

吃饭的时候,刘虞旁敲侧击冀州的民生百态,赋税已经大概知道,但行政体系、司法体系、治安问题、教育问题、劳役问题、人才选拔等等,都极其重要。

经过了解之后,刘虞发觉只能用“世外桃源”来评价冀州。

政治清明,海晏河清。

冀州的贪官污吏并非没有,但时常有密探进行‘钓鱼执法’,宛如头上悬着一把随时落下的剑,让他们不敢鱼肉百姓,横行霸道。

钓鱼执法,这是刘虞今日听到的又一个新名词。

等到老农解释过后,那些密探是如何乔装打扮成苦主,最后被某官吏如何盘剥,最后曝光身份后,人证物证俱在时又是如何的绝望,这戏剧性的反转。

说的刘虞忍俊不禁!

治安虽然达不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步,但赵王刘羽号称雄兵百万,就算略有夸大,但也至少高达五十万之多。哪怕此时与渤海袁绍交战,依旧足以震慑冀州宵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民国游骑我要做好人 三国之太史子义 疯了吧,朕的朝堂皆奸佞 大乾第一纨绔 为龙之道 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 开局被绿!直灭未婚妻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