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样。
顾雍从容一笑,说道:“只要一千万钱就已足够。孙将军曾与吴郡父老相约,尽除各种暴法,除农税之外,黔首再无任何负担。那此次募役必须要为百姓发薪俸。我打算借招募百姓之名,将这一千万钱散给百姓,以安民心。”
闻言,何夔顿时抚掌赞叹道:“顾县君不愧是天下奇才。此法可谓是一举三得!既省了府库之财,又将钱币推广出去,还安了黔首之心。百姓手中有了通宝,就不需要再担忧十月缴纳不上田税。必然应募者云集。”
孙策亦赞许的看向顾雍,的确如何夔所言,此举是设法得当,一举三得。
当前最惴惴不安的自然是小民了。官府已经发布告谕,收税之时,只收江东通宝。
可很多小民别说纳税了,就连这个江东通宝什么模样都没见过!
那自然是心中惴惴不安。
如今能有这么一个获得江东通宝的路子,各户必然都会出丁,来参与募役。
不论耽不耽误农时,参与募役都是不亏的,毕竟这通宝就能直接抵田税,省得他们卖粮了。
就目前吴县饥馑的情况,百姓恐怕还不敢想什么卖粮换钱,买布帛、器械以补贴家用。最稳妥的过日子方法还是存下粮食,以待明年。毕竟没有了各种器皿,最多生活艰苦一点。可要是没了粮食,那是真的会饿死的。
不过眼下这一幕也是印证了张昭当初所言。
不论发行什么货币,要想通行,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钱荒。
整个吴郡,一郡十三县,按官府的发行量,每个县才区区数百万钱,怎么流通起来?
虽然孙策和所有文武长期以来,一直在愁府库里面堆积了数千万钱,却没有发挥之处,难以购买到大量物资。
但另一方面,市场上的货币却同时也面临着严重不足的问题。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货币的信用体系和流通体系,迟迟无法形成,无法盘活整个吴郡的经济。
果然,要在汉末这个时间改革货币,注定了难题重重。不然魏、吴两国也不至于一次次的失败,魏国更是彻底躺平。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不论如何都先让货币流通起来,哪怕豪强们私为冶铸,孙策也忍了。
孙策作为势力君主自然不能唉声叹气,他依旧面带爽朗笑容,阳刚自信,说道:“如今一千万钱已经能征募吴县数千百姓参与徭役,修路通渠,他日必能让江东通宝普遍流转于每一名百姓手中。而眼下之重,则是继续铸发货币。我已经请夫人代为联络丹阳郡府及各县豪杰,以便互通有无,往吴县运来铜铁。故而这段时间内,我等还要继续完善冶炼准备。”
谈到冶炼,这就不是何夔和顾雍职责范畴之内的事情了,他俩立即起身请辞。
而朱治同样起身,对孙策说道:“谈及冶炼锻造,我正欲与将军商谈一事。将军可随我到郡府后宅一观。”
吴县郡府还是挺大,主要是这里从春秋开始就被历代官员所经营扩建,修缮完备,又没有遭遇什么重大战乱,所以苑郁、阁楼都保存的颇为完整。
整个建筑群中,不仅有秦汉威严壮丽的殿堂廊亭,还有了一丝山水园林的苑郁风光。
孙策跟朱治并行,笑着赞道:“吴郡承平富庶,只要能将战乱挡于江外,使腹地平宁,早晚所有江南之家,苑郁都能如这般富庶繁华。”
朱治笑着说道:“这苑郁宽阔,的确是做何事都便利。请将军来此地,就是请将军看看我设置的熔炉。”
随着朱治手指的方向,孙策果然在池边石台附近看见了两处熔炉。
他惊讶的问道:“朱公还亲自在郡府之中冶炼?”
铸炉冶铁,这可是孙策最乐见其成的事情啊。
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