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8节 (第2/7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法说服谁。首领也先一时难以决断。

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主张不杀英宗朱祁镇,称:“那颜只欲万世美名。大明天子云端里坐,不知上天何故推下之,万众死伤之中,镞矢不沾,寸兵不染,吾知天意之有在也。且我等尝受其赐,九龙蟒袍犹在,安得害之?当报中国遣使来迎,送还之。一日复坐宝位之上,岂不有万世美名乎?”

那颜是蒙古语,意为“贵人”,是伯颜帖木儿对兄长的尊称。

也先便暂时决定将明朝皇帝交给伯颜帖木儿看管。瓦剌没有像对待普通俘虏那样对待阶下囚明英宗,朱祁镇人到营帐时,伯颜帖木儿及其妻亲自出迎,礼节也很周到,特意显示他们瓦剌也是知礼之邦。

尽管瓦剌对英宗皇帝“致礼甚恭”,表面上还算是比较客气,但自从明太祖朱元璋将蒙古逐出中原后,双方交战已整整有八十年,其中的仇恨、怨念绝非一场争论就能平息。为了安抚蒙古各部落,首领也先很快改变了主意,“将谋逆”,即打算对朱祁镇下手,以一了百了。刚好这时雷声震天,大雨倾盆,也先的爱马也被闪电击死。蒙古人极为迷信天象,也先由此惊惧交加,“复见帝寝幄有异瑞,乃止”。此后,蒙古上下再也没有人敢轻易生出加害明朝皇帝的念头,以英宗向明廷勒索财物的提议则占据了主流。

此时,朱祁镇身边只有被俘的锦衣卫校尉袁彬和哈铭伺候。哈铭本是蒙古人,精通蒙古语,正好居中充作翻译。而就在土木堡事变前几天,明军曾派千户梁贵出使瓦剌军营,当时梁贵还滞留在瓦剌军营中。朱祁镇便按照瓦剌的要求,让袁彬写了一封信,告知被俘情况,让明廷以珍宝金银来赎。朱祁镇自己署上名字后,再由梁贵送往怀来卫。

以财宝换皇帝,这当然只是朱祁镇天真而幼稚的想法。就跟他对兵事一无所知一样,他对政治也没有基本的了解,还没有明白明朝天子被俘虏对于蒙古人的意义,也不懂蒙古瓦剌部落与大明关系的复杂性,还以为也先抓住了自己,只是一般性的强盗绑票,可以用金银珠宝来赎取。

八月十六日,梁贵携书信抵达怀来。当时怀来城如临大敌,紧闭城门,梁贵只得攀墙入城。怀来守将得知情况后,立即派人将信火速送到京师。这是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后,第一封来自前线的战报,时为八月十六日深夜三更时分。

京城中最先得知消息的是正在兵部当值的兵部侍郎于谦。自兵部尚书邝埜随从明英宗出征后,于谦便一直代理兵部事,身为代理最高军事长官,战报理所当然最先送到他手中。

就在明军驻扎在土木堡当日,也就是八月十三日,扈从英宗皇帝的兵部尚书邝埜见朱祁镇坚持驻扎在土木堡,已预料到将会有兵败如山倒的结局,悄悄写了一封密信,派心腹走小道驰送京师,送交兵部代长官于谦,此即八月十五中秋节傍晚,于谦在家中所收到的文书。

在信中,邝埜提及明军吴克忠、吴克勤及薛绶部均已全军覆没,主将亦战死,而英宗皇帝不听文武大臣规劝,任凭宦官王振乱指挥,因而此次出征凶多吉少,明军必败无疑,瓦剌多半会乘胜进袭京城,于谦须得尽早做好抗战准备。

邝埜当时还不能预料英宗皇帝会成为俘虏,之所以特别写信交代于谦,是因为之前明英宗已将京军精锐尽数调出,留守北京的只有极少数老弱病残,一旦瓦剌乘虚而入,京师亦有沦陷的危险。

而于谦收到长官密信后,便已预料到英宗皇帝一行极可能会被瓦剌骑兵围困在土木堡,急忙返回兵部官署,签发十万紧急文书,命大同总兵官广宁伯刘安立即发兵,策应英宗皇帝一行。但兵部信使尚未抵达大同,千户梁贵便已自瓦剌军营返回,到达怀来,带回了英宗皇帝被俘的消息。

收到有皇帝亲笔签名的书信后,于谦不敢擅断,飞速写下一道文书,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莉莉的寶石 龙族:游戏王归来的路明非 八零之秦记食铺 位面之人生赢家 妖怪動物園經營日誌 穿成年代文里反派親妹妹 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