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道:“这件事只有天知,地知,文皇帝知,你胡尚书知,及我知,但我和文皇帝都是从你胡尚书口中听说,真正知道真相的只有天地和胡尚书你。我又如何能肯定你说的是真话?”
胡濙道:“相不相信全在阁下一念之间。我已经七十多岁,人生七十古来稀,我早已活得够了,就算今日死在阁下手里,也没什么可惜。只是当年我所做之事,不能尽对人言,心中不免引以为憾。今日既有此机缘,虽则我是被迫开口,但总算有人知道我并未辜负旧主之恩。”
胡濙是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按照惯例称“天子门生[13]”,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门生,后来投靠了明成祖朱棣。虽则他不是唯一投降的建文旧臣,却是唯一一个受命追踪旧主下落的大臣,不免沦为世人眼中的“卖主求荣”“忘恩负义”之辈。他在民间行走的十余年间,旁人得知他身份后,没少对着他的脊梁骨指指点点。而今忽然对一个陌生人说出了真相,且不知对方姓甚名谁,连对方长相都不知道,忽觉得这是天意的安排,让他有机会一吐常年无法吐露的冤屈,登时身心舒畅。
那绑架者又沉默起来,但胡濙能感觉对方目光一直落在自己身上。
马车奔驰了很久,终于停了下来。绑架者道:“胡尚书稍安毋躁,在这里暂作歇息,天黑时自然有人会送你回去。”
胡濙没有答话,随后被人带下了车,安置在某处民房的某间空房中。他双眼被黑布蒙住,也不知白天黑夜,只觉得这一日格外漫长。
也不知过了多久,那绑架者居然又回来了,走到胡濙面前,正色告道:“胡尚书,我看得出你没有撒谎骗我。但你当年被建文帝骗了,他的太子朱文奎并没有死,而是事先带着凝命宝逃走了。”
胡濙问道:“阁下怎么能如此肯定?”
绑架者道:“因为我刚刚当面问过建文帝,他亲口告诉我的。”
胡濙轻笑一声,道:“建文帝早就死了,除非阁下变成鬼,不然他如何能当面告知?”
绑架者问道:“胡尚书当年放走建文帝后,朝廷停止追查其下落,自此建文帝消匿于人间。敢问胡尚书如何能知道建文帝已经死了?他目下顶多七十来岁,民间活到八九十的都大有人在。莫非胡尚书知道之前假冒建文帝投官的老僧杨行祥就是建文帝本人?”
胡濙一时语塞,竟答不出话来。
绑架者又笑道:“既然杨行祥就是建文帝本人,那就好办了。朝廷虽然对外宣称杨行祥是假冒,且病死在狱中,但他不是一直被秘密关押在锦衣卫诏狱吗?胡尚书应该早知道这一节吧。”
胡濙连忙道:“不,我不知道。”
绑架者笑道:“胡尚书只是装作不知道,像你这么精明的人,早就该猜到了。多年来你明明知道建文帝被关在锦衣卫诏狱受苦,却是不闻不问,还敢说什么并未辜负旧主之恩。”
胡濙大为骇异,问道:“你……你到底是什么人?”
绑架者不答,只笑道:“从不多问,从不多管闲事,不是你胡尚书的作风吗?怎么今日反倒破例了?”又挥手叫道:“来人,天色不早,准备送胡尚书回去。”
随即将嘴唇凑到胡濙耳边,低声道:“如果胡尚书敢把今日之事告知旁人,我便将杨行祥一事公布于众。当日朝廷会审杨行祥,胡尚书和老太监吴亮是负责指认之人。胡尚书明明认出了建文帝,却坚称对方是假,传将出去,就算有你有几世英名,也必将身败名裂。胡尚书,我知道死对你来说不算什么,但可千万不要晚节不保啊。”
这一招甚是厉害,胡濙当即对天发誓道:“我决不会对旁人说起,包括我的至亲好友在内。”
绑架者这才拍了拍胡濙肩头,亲自扶他出门上车。驾车者将胡濙丢在麻绳胡同附近,等到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