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只眼睛,年纪轻轻,实在可惜。有狱卒道:“瞎眼还是幸运的了。如果瓦剌杀了太上皇泄愤,钱皇后无子无女,按例要殉葬。”
狱卒随口一句话,竟提醒了杨埙。他又想到那曾入宫仅二十天便被迫为明宣宗殉葬的凤阳才女郭爱来。当日郭信手持诗笺到蒋骨扇铺请蒋苏台题扇,那诗笺用纸,跟那张试盖了印玺的皱纸,不是一模一样的吗?
郭信听到这里,大为意外,忙问道:“杨匠官竟然知道那首诗是郭爱遗诗?”
杨埙道:“算是知道吧。我也是在宫中做漆时,听宫人随口议论的。”
郭信问道:“那么苏台知道吗?”
杨埙道:“当然知道。她还感慨了许久呢。”
杨埙既从狱卒对话中一念联想到郭爱,势必牵扯出郭信,事情便慢慢清晰起来——
郭信不正是那个有杀害蒋鸣军,又有陷害杨埙动机的人吗?他或许认为寻找血竭无望,或许太想得到蒋苏台,遂想到了这一石二鸟之计,先杀了蒋鸣军,再嫁祸给杨埙。如此,绊脚石被搬走,情敌被铲除,他便能乘虚而入,一举掳获美人芳心。
至于郭信所行大逆不道之事,亦有强烈动机——他既是郭子兴之后,想必不甘心大好江山被郭氏女婿朱氏所拥。而且朱元璋当年杀死郭子兴儿子后才得以完全掌握郭部大权,又谋害了支持郭氏的小明王韩林儿,称帝后视其发家根本红巾军为贼寇,大肆剿灭,跟郭氏实有不共戴天之仇。朱元璋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但仅仅是因为原配发妻马氏是郭氏义女,他摆脱不掉郭氏女婿的身份,郭氏一族已被他诛灭殆尽,根本谈不上恩惠。
然这些都是陈年往事,已经跟郭信隔了几辈人。真正触发他心底深处仇恨的,应该是亲眷郭爱之死。郭爱或许是他的姑姑,或许是他的姊妹,那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竟被迫生殉了已经死去的宣宗皇帝。连蒋苏台这样毫不相干的人,听闻后都难过了很长时间,郭信心中的伤痛可想而知,遂立志复仇,一心图谋颠覆朱氏皇朝。
恰如杨埙所料,郭信有心谋朝篡位,不过他不是什么郭子兴后人,只是凑巧与滁阳王后人郭信同名而已[3]。郭爱是他双胞胎姊姊,相差仅一个时辰,自小感情极好。
朱公子则姓朱名路,是郭爱的未婚夫。当年郭爱因芳名远扬被明宣宗朱瞻基横刀夺爱,征召入宫,朱路虽然伤心,却又怎能与皇帝相争?只能祝福郭爱,愿她得到皇帝宠爱,从此富贵荣华。
然郭爱入宫仅二十天,明宣宗朱瞻基便去世了,郭爱被迫殉葬,临死前以绝命诗交付身边宫女,请她设法寄给远在凤阳的未婚夫。宫女身处深宫,难以与外界交通,那诗自然不可能送达朱路手中。凑巧有识字的太监倾慕诗句凄美,暗中抄录下来。明英宗朱祁镇登基后,又正好派那太监到凤阳祭祖。那太监因郭爱是凤阳人氏,遂将诗文传给了郭爱的弟弟郭信。
郭信原以为姊姊是思念家乡成疾病故,得到遗诗后,方知姊姊是生殉了皇帝。然天下都是姓朱的,又能到何处讲理?他怒火中烧之下,恨不得立即奔赴京师,一把火将紫禁城烧得干干净净。还是朱路及时将他拦住,称不要冲动,要想报仇,不妨从长计议。
朱路不过是随口安慰,郭信却当真上了心,心道:“我姊姊正当妙龄,却像猪狗一样为姓朱的殉葬。姓朱的拿我姊姊不当人,不过仗着他是皇帝。要想报仇,只有夺了江山,我自己做皇帝。想那太祖皇帝未发家时,也不过是个叫花子和尚,他能做得到,我为何做不到?”
然郭信无权无势,又如何能夺取大明江山呢?思来想去,于是学昔日张士诚[4]发家之道,仗着朱路会些武艺,纠集了一帮亡命之徒为贩卖私茶、私盐[5]。经过数年努力,二人终于积攒了不少钱财,只是距离九五之尊宝座仍遥遥无期。而且郭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