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b><\/b>
接下来几天,王满银不断在石圪节和县城间穿梭。
和预想的一样,第一批上千斤五香瓜子迅速销售一空。刨除各种成本,利润有二百多元。
这样的收入,让兰花既高兴又害怕。
她不是没见过钱……早先自家卖蝎子,每年都能有几百块收入。可关键这钱来的更快,从丈夫开始炒瓜子到售卖一空,不过十天时间。
照这种速度一个月就是七百块,一年能挣近万块。
万一有人眼红告到公社里,把丈夫抓走咋办?
晚上吃饭时,她忍不住说出自己的担忧。
王满银听了哈哈笑着安慰“放心吧,咱家不是没靠山……”
听丈夫说完一番话,兰花才想起润叶二爸现在不一般,心里担忧总算减轻了三分。
吃过饭,王满银顾不得歇息,进入隔壁窑洞内继续炒制五香瓜子。
前几天他见五香瓜子销售火爆,立刻又找到韩忠的小舅子李建明定购生葵花籽。这次数量更大,一次三千斤。
李建明见他登门,同样很惊讶。也幸亏油厂原料充足,才能够满足需求。
今晚这批五香瓜子炒制完毕,要连夜进行装袋,赶着明天早上送到县城。
兰花一人带着三个小家伙做事,速度根本快不起来。照这样下去,估计要熬夜到两三点。
王满银想了想,让王磊去深沟对面将毛蛋兄妹三人喊过来帮忙。
话说王秋生家两个儿子都没有读书的命。老大毛蛋小学毕业后,打死都不读了。石头勉强在村里读完初中,成绩也一塌糊涂。
这家伙能上初中,完全得益于早些年的规定“上初中不出队,上高中不出社”。
罐子村顺应潮流,在村小学里办起初中班。村里孩子小学毕业后,只要愿意继续上学,都可以进入初中班。
其实不单罐子村,石圪节公社很多村子都办了初中。
至于教学水平,自然不用多说。
当然,王秋生家的小妮子是个例外。
这女子和两个哥哥完全不一样,学习成绩相当好。现在她正上初二,每次考试在班里数一数二的。瞧这样子,倒像个能上成的。
随着毛蛋三兄妹加入,速度陡然加快。
刚刚十点半,三百多袋五香瓜子已经包装完毕。
送三人离开时,王满银特意盛了满满一钵子五香瓜子,让他们带回去吃。
第二天一大早,王满银照例坐着公共汽车往县城里赶。
每次坐车都要赶时间,而且一路走走停停。七十里路,差不多要花费俩小时。另外来回搬运货物也麻烦。他心里已经盘算着啥时候去黄原城买佐料时,让董刚帮忙弄一辆摩托车,这样送货更方便。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轻骑黑老鸹,算得上国内最早的轻便摩托车品牌,早在六十年代就开始投入生产。
它的造型和功能介于摩托车和自行车之间——设计时保留了自行车脚踏,发动机15马力,手动二档变速,最高时速40公里。在油箱没油时,还可脚踏行驶。
而且这款摩托车载重也符合王满银的需求,驮一二百斤货物完全没事。关键便宜,一辆才七百多块钱。
前段时间他去黄原城办事时,就见大街上有不少工作人员骑着轻骑黑老鸹。有董刚帮忙,弄一辆应该不啥大问题。
王满银不知道的是,自己接连拉回几千斤生葵花籽的事儿,已经在石圪节公社引起不小的轰动,更引起有些人眼红。
上午,徐治功刚进办公室没多久,粮站负责人就过来汇报“徐主任,最近我接到群众反应,罐子村王满银倒腾了几千斤葵花籽,这可是油料作物。按规定,不允许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