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提醒道:“时不可失,失不再来!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出发。”
言罢,诸葛亮起身,迈起步伐,朝军帐门口走去。
二话不说地,他赶紧地上前,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搀扶诸葛亮。
诸葛亮没有拒绝。
就这样,诸葛亮和他在前,而魏延随后,三人默默地走出帐外。
期间,他和魏延目视他们家丞相……缓缓走路,其速度之慢,直令二人皱眉,也令他心疼不已:丞相诸葛亮虽没病入膏肓,却也病得不轻!
瞧这走姿,实难说服众人啊!
尔后,当诸葛亮迈出帐外,迎风而立时,帐外有四名亲兵立即地推来四轮车,娴熟地扶人坐上车去。
坐在车上,诸葛亮缓过劲来,接过另一亲兵递来的羽扇,命令道:“姜维!魏延!上前听令!”
他和魏延便恭恭敬敬地站到诸葛亮的面前,作出一副听令状儿。
“姜维,你领兵弓箭手一千,正面远攻!魏延,你领轻骑兵五百,趁着夜色,绕至敌军后方,务必堵住对方的后路,不准对方逃离!你们二人速去准备,即刻出发,迎战魏兵!”这一时刻,诸葛亮一扫之前的病态,说得铿锵有力。
“喏!”
“喏!”
他和魏延齐声地领命。
暂别诸葛亮,他和魏延立刻分头,调集人马。
趁此机会,他不由地呼了呼气,再次地理了理当前的情况——现在是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初秋,仍旧天下三分:
长江以南被东吴割据;北方大部分地区,外加凉州一带,则属曹魏的势力范围;至于蜀汉,自从失去荆州之后,就只剩益州这块地盘!
并且,蜀汉总不能一直蜗居益州。
虽说益州地大物博,易守难攻,但却人口稀少,并非密集的中原地区。倘若人人不思进取而苟安一隅,则如瓮中捉鳖,不出五十年,蜀汉必亡。
因此,继承了汉昭烈帝遗志「复兴汉室」的诸葛亮便在六年前出兵北伐,连出祈山,共计五次,却均是失利,未能实现目标。
这次,诸葛亮又率兵八万,出征在外,驻扎于五丈原,却忽感风寒,近日身体愈发不济,遂在弟子姜维的陪同下,夜观天象,得知自己命在旦夕!
乍一知晓自家恩师诸葛亮即将……命归于天,哪怕华佗再世也没法医好的姜维伤心过度,当晚就痛哭而亡!再次地醒来,壳子就换了人,换成了他姜维维——
咳!是新的姜维!
甫一穿越后,大量的记忆涌入他的脑海,致使他一度以为自个儿是在做梦,很不真实。好在他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闲时也曾看看小说,吐吐槽,对穿越一词不算陌生,这才勉强地淡定……个屁啊!
然而,他再是咬牙切齿,捶胸顿足,也无济于事!是故,他就只能决定活好当下,且先适应下来,免得提前凉凉——
可叹他用过热兵器,却不懂得如何制造,所以他还得老老实实地学习冷兵器!
再者,对于将来要继承甚么诸葛亮的志向,为蜀汉一统魏、吴而奔波劳碌,征战四方……那就将来再说!
话说这古代的军旅生活和他现代的当兵生涯也没啥两样嘛?——除了生活水平大大地降低了一点,接触不到热兵器之外,甚么跑步、器械、战术、擒敌等,在这里也能行得通呢?
有道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本来只才平凡列兵的他摇身一变,变成古代将军,那自当更加勤勉不是?
是以,他第一天习惯了古代的军旅生活,第二天熟悉了姜维的亲兵们,第三天起就开始找营内的将军们,与对方进行单挑——错了~是切磋!顺便再掌握和运用各种兵器,逐步地赢得胜利,只和魏延打成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