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9节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他们加入到了抢哑炮的行列,杨梅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闺女爱花,小子爱炮。自古以来,男孩子们迷的东西就那么几样,这年头鞭炮的质量还不怎么过关,一挂燃放之后,总有些炸不响的,那片残红堆就成了男孩子们的圣地。

一寸寸的搜寻过,把没炸的找出来,从中间折断了,拿火柴直接点火,虽然不能发出响亮的声音,但火药燃烧带着五彩的焰火,噗呲的往外冒,那场面还是很刺激的,是属于勇敢者的游戏,女孩子们就不敢。

身边只跟着的一个丫丫就好对付多了。丫丫只有五岁,刚才跟着三个哥哥跑,已经累得够呛,只差没有哭出来。杨梅从人堆里一把把黑妹子抓了出来,随手就把丫丫丢给了她。

村里的女孩子都在抓石子。一个个大小相当的石子被女孩子们拿在手里,一抛一抓一接,手法干脆利落,能长久不让石子落地者算胜。很考手眼的协调性。特别厉害的女孩子,一只小小的手掌里,能抓住五六颗石子,手被塞得满满当当的,还不掉出来。

只是玩这个的后遗症就是赃手,手指甲长的里面会被灰尘塞满,清洗起来特别的费事儿。

“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

突然从村子东头传来孩子们的欢呼声,这是专门安排报信的孩子们发出的信号。

杨传明家里得了信儿,紧接着噼里啪啦的响起了迎客的鞭炮声。

所有的孩子都停了玩耍,伸着脖子向村东头翘首以待。不大功夫,一队骑着自行车的队伍就由远而近了。与上回看人家不同,这次女方送亲的人多,没有让大毛用队里的拖拉机去接。

清一色锃亮的二八大杠组成的车队,共有一十二辆,这年头,家里有辆自行车实在是件了不得的事,比后世拥有一辆奔驰宝马还难得。

先不说买一辆自行车要一、二百块钱的昂贵价格,就是购买自行车所需的车票也不是一般人弄得到的。

就拿杨家村八队来说,自行车的拥有量已经是村里拔尖的水平了,但也仅仅只有三辆。一辆正是杨传明家的,此刻正被大毛骑着,后座上驮着新娘子。

另一辆就是黑妹子家的,她爸是乡上水利部的正式员工,攒了好久的工资才买了一辆,这会儿也在迎亲的队伍里。

第三辆就是大厨大凡叔家的,他家有钱买,但没有票,那票还是齐昌兰从娘家给他弄来的。

杨家村八队的村民对齐昌兰要强的个性也不是没有微词,但人家会来事儿,跋扈过了,有好处也不藏着掖着,大家伙儿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她也会伸只手。这也正是为什么她能在村里横行霸道、吵架别人都不敢劝之后,还不孤立她的原故。

看得出,新娘家也是个家底殷实人家。即使剩下的九辆自行车里并没有她家的,但能凑齐这么些送嫁的自行车来,也间接的说明的她家人缘好、家底好。

送嫁的队伍进了村子,距离杨传明只有一里多路时,就停了下来。

这是杨家村这片儿婚嫁的习俗。老话儿说叫:三催四请。

女孩子进了门就是人家的媳妇儿,从此伺候男人、孝顺公婆,过上伏低做小的日子了,唯一能任性的也就只有当新娘子的这天。男方得三催四请,女方才施施然的进门。当然新社会之后,这个伏低做小就没那么明显了,但这是一种姿态,必须做的,如果女方表现得太过急躁,架子没摆足,会被人笑话的。

到了这时,新郎家就得派出足够份量的人来,带上烟、封了钱的红封,热情的招呼好送嫁队伍里的上亲。

杨梅混在看热闹的队伍里,津津有味的听着上了年岁的妇人们给孩子们科普。

送亲、迎亲的队伍都是有讲究的。

比如送亲,里面的标配是上亲团和姐妹团。上亲得是女方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混进来了条真人鱼 新婚嬌妻寵上癮 傾家蕩產後,我重生了 我靠人才系統平步青雲 別再給我發好人卡啦 我在天朝有个美食城 風雨燕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