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8章 各就各位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得头脑冷静下来,方才肃言正色道:“请陛下恕罪则个,微臣不过一介粗鄙武夫,从戎以来只知击鼓冲杀,鸣金收兵,京师御敌实乃军国大事,万万不敢随意置喙。”

可以啊老韩!

初次相见之时,这厮大大咧咧,一副天不怕地不怕浑不吝的军痞模样,眼下不光蹈光养晦,兼有自知之明,居然还知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为官之道,难怪能在南宋中兴诸将中脱颖而出,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赵桓赞许的点了点头。

他知道老韩从十八岁开始在行伍里摸爬滚打,将近二十年的戎马生涯,却才混到从七品的武节郎。长期在军中沉沦下僚,除了战场上的明枪暗箭之外,不知道被上司打压了多少次,也不知道被同僚挤兑了多少回,现如今终于吃一堑长一智,摸索到一些在官场厮混的门道,岂非可喜可贺?

“韩统制言之有理,在其位则谋其政嘛!眼下朕已经将捉杀军五千人马交于你手,大敌当前,须得速速整军备战才好。”

“微臣谨遵圣谕。”

今日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捉杀军上上下下人心浮动,若不及时整肃的话,很可能会闹出大乱子。

其实不只是赵桓放心不下,韩世忠更是迫不急待——俗话说趁热打铁,他得抓紧时间借助皇帝杀一儆百的东风,把自己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旺了。

这是君臣二人第一次面对面交流,赵桓倒是想和对方促膝长谈,奈何老韩一直如坐针毡一般难受,只好随便聊了几句闲话就放他走了。

韩世忠匆匆而去,但他方才所说那番话,却留在了赵桓的脑子里。

诚如所言,让老韩这种中下级武将冲锋陷阵、攻城掠地可以,诸如京师守御之类的军国大事,还得找那些掌控着各种资源的文武大臣们共同商议才是正经。

事实上,赵桓在决定亲莅此地诛杀梁方平之前,事先已经吩咐门下侍郎吴敏去找曹曚团结京城兵马了。

曹曚乃是开国名将曹彬的曾孙,现任侍卫马军司都指挥使,官阶为正二品太尉,也即是武臣寄?官里的最高阶。

曹曚有个侄子叫曹晟,明媒正娶的是宋钦宗同父同母的胞妹荣德帝姬赵金奴——宋徽宗真会给亲生闺女取名字,一看“赵金奴”这三个字,就知道肯定是一位霸气侧漏的公主。

有了这层关系,赵桓对这位马军太尉自然就比别人多了几分信任。

他都计划好了,等到东京守御使司正式挂牌成立,就让吴敏兼任守御使,李纲兼任守御副使,而曹太尉则出任都统制,直接统辖东京城里除了御前禁卫师旅之外的所有兵马。当然,这里面涵盖了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

如此一来,东京守御使司等于直接凌驾在三衙之上,水涨则船高,其正副使的身份就变得举足轻重了。

吴敏本就是宰执大臣,只需将其由门下侍郎制授为知枢密院事,即可名正言顺的典掌军权。

李纲就不同了,现如今只是正七品的权兵部侍郎,官卑职微,难以服众,好在这次是打着他的旗号诛杀了梁方平,可以藉此由头额外予以推恩。

兵部尚书向大圭已于昨晚弃官逃遁,李纲现为权兵部侍郎,若是直接上位顶阙的话,属于顺理成章。这项任命下来,估计没有人敢说二话。

事实上兵部就是个空架子,自开国以来其职权已经被枢密院浸夺得差不多了,李纲就是当上这个八座官,意义也不甚大。

赵桓想了想,干脆再让他把枢府属官之首的枢密都承旨一并兼了。这样的话,知院吴敏,签院耿南仲,再加上枢密都承旨李纲,整个西府就完全掌握在自己人手里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可是重中之重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

除此之外,正好借此机会给李大忠臣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女厨妃:带着空间养萌娃 七页禾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帝王之名 谍海潮生 三国:白馍榨菜,我竟黄袍加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