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20章 饿虎当兵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1927年5月,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熊必照牵着叶子,背着一个布包袱,踏上了上海的街头。

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上海,在二十年代,已经是一个热闹沸腾的戏场,充满着洋人和买办的喜悦,伴随的是无数中国人的苦难和烦恼。

两兄妹的眼睛已经忙不过来了:台子上值勤的警察,拿着警棍,对着行人和黄包车夫吆喝;穿着各色好看军服的外国军人,有的身材巨大,有的黑如煤炭,还有头上缠着大包头的印度巡捕;大街上的路灯,外滩成排停放的各种汽车,叮当做响的电车,街头竟有摆摊的牙医,摊子上有布做的棚子,还穿着长衫。看不懂的巨幅广告;门口敲锣打鼓走洋操的百货公司,衣服多得数不清件数的成衣铺;在阳光下光芒的绸缎铺;穿着时尚的洋人,遛狗的外国妇人头发是卷的;街边的画像馆最有看头。

小叶子最喜欢看的是,洋学堂的中国学生,穿着校服,特别是小姑娘的裙子。

熊必照身藏的“巨款”,在上海就是个渣渣钱。因为刚经历蒋介石反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上海。经过了一段混乱的时期,那几天,物价飞涨,米涨到每石万元,煤球每担7400元。青天白日旗大街上到处插着,街中心有用沙袋筑的工事。端着枪的大兵,到处戒严抓“乱党”,抓人的警车,晚上呼啸着,特别吓人。

幸好,现在物价降了下来。兄妹俩在徐汇区时,清秀的小叶子,很快被人贩子看中,有人出十块大洋,找熊必照买,是“长三堂子”的人,说买去,要培养叶子做一个卖唱的“清倌人”。

熊必照跑过很多码头,有见识,知道这些人买不到,肯定还要用其他办法,他假装要考虑,晚上,借着夜色,牵着叶子,逃离了徐汇。

当身上只剩下一个大洋的时候,街道风光在兄妹俩的眼中,不再旖旎,转而寻求生存之道。

熊必照最擅长的,是当船工,可这里都是家族式的船,而且叶子不能上船,熊必照放弃了这个选择。

再一个技能,是放牛,可这里没多少牛。

叶子说:“照哥哥,要不我们买豆腐,也做油炸臭豆腐卖吧?”

两人计议,卖臭豆腐,困难太多,要担子,要油,要买豆腐的本钱,关键是豆腐要发酵,没地方。

拉黄包车,要人担保,交定金,外地人没本地有钱人介绍,根本入不了行。

后来,通过认真的市场考察、分析、论证、测算,俩人买了个篮子,买了甘蔗,买了把小刀,本钱用尽之时,终于创业开张——卖甘蔗。把买来的甘蔗剁成节,削去皮,略微加价卖给别人。晚上,走到那里算那里,找个屋檐,俩兄妹睡觉。

军阀部队的军官和士兵,等级制严格,吃饭是分开的,军官任何时候都是吃好的。

李向奎直接把吴焜带到军官食堂。

一群军官老兵想跟进来看热闹,被李向奎撵到操场上去了。

李向奎给厨房里打了招呼后,就和吴焜坐在一张桌子上,问吴焜的家事。菜上来了,是冒尖一大盘过油红烧肉,看样子是头一顿吃剩下的,香气扑鼻呀。

李向奎递过一双筷子:“兄弟,这是足足的一斤肉,随便吃,等会就凉了”说完他又到厨房去催饭了。

等他亲自端着一大木盆子饭来时,盘里只剩下卤子水,肉全被吃了。李向奎怔了怔,叹了口气,又到厨房里端了一盘萝卜干炒肉的菜过来,对吴焜说:“兄弟,敞开整。”

吴焜望了李向奎一眼,开动了。只见他一碗白米饭上手,几把拉,碗已见底,也不见他咀嚼,就吞了下去,一碗接一碗,偶尔才夹一筷菜。

吴焜吃饭,李向奎又亲热的摸他的膀臂、手腕。

伙夫端着一个咸菜碗出来,见了吴焜的吃相,惊叹:这是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新岳飞传奇 西厢记之撼起钟声动 三国:越世霸主 我的公公叫康熙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蜀汉之我是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