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不是。”
他为孟齐鲁的精神感动,举杯祝福他事业发达,如日中天。
晚上,对门住的赵旭同那黑人小伙子来邀他去弹钢琴,他去了。弹了好几曲。末了,那黑人小伙子弹了当代中国歌曲《祝你平安》。是赵旭给他的乐谱。他弹时,赵旭就唱:“祝你平安啊,祝你平安,……”唱得并不很好却有激情,夏坤听了高兴,就对遗憾看不到中国小说的赵旭说,他一回国,就立即把自己那几本拙作寄给她。
他也向同住套房的美国姑娘和意大利姑娘道了别。昨天下午,还有个小误会。当时,只有那个意大利姑娘在客厅看报。他想,就要离开了,应该在这客厅内留个影。就拿了“傻瓜”相机请她为他照张相,不知是他未说清楚,还是对方没有听明白。对方以为是夏坤要同她合影。“no!”她怒冲冲离开客厅返回自己卧室,关死了屋门。不照这张相倒也罢了,可别让人家误解了他的意思。住了这几个月,夏坤从来没有去敲过她俩的屋门,这下,他迫不得已硬头皮去敲开了她的门。放慢口语,说明是请她为他一个人照一张纪念照片留念。对方才笑了,热心地为他拍了照。夏坤把没有吃完的罐头、蔬菜、米面等留给了她俩。至于那位高个子黑人门卫。夏坤特地把自己来美国在这医院门口买的那把中国伞送给他做纪念。欢迎他有朝一日来中国观光。最后,他还是给史莹琪挂了电话。她没有在家,他在录音电话里留了言。告诉了他离开的日期、航班,同时,请她转为向甘泉、甘洋以及甘家煌问候、道别。他一直没有得到史莹琪的回话。在机场,他希望她会来送他,她没有来。
也许,她出差了,夏坤想。
银燕准时升空,夏坤再度飞越太平洋。来美国时间不长,他用“傻瓜”相机拍下了不少瞬间镜头,包括米教授的工作照。让这瞬间的永恒常留心间吧。他感觉到自己搭在坐椅扶手上的手臂被旁边的人拐了一下,将手肘收紧,依然闭目遐思。
拆建旧楼的计划批了,得要赶紧筹款上马,这可是刻不容缓的医院发展的大事情;职称评定工作十分复杂,名额少,申报的人多,必须按政策办,按德、能、勤、绩的标准来比较,择优者上。可是,也会有不少难办的事儿。职称与工资挂钩的,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等级医院复查也万不可小视,创三级甲等医院不易,保住更难,千万不能滑坡;重大科技项目如能批下来,就太好了,这是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一环,回去就得抓紧准备汇报资料和幻灯片,有的实验也要尽快弥补完善,以接受考察;新职工楼的分配特别不好办,几年没有分房子了,要分的人很多,得详细制定出分房条款,交院职代会讨论通过。要重视科技人员的利益,对研究生,尤其是高层次的研究生,获高层次科技成果奖者,要有分房政策上的倾斜。当然,也要适度,否则,工人,一般初、中级人员又会有意见了,这可是医院的大多数。然而,这倾斜政策是一定要制定的!一个大医院,以医疗为本是前提,也要促进教学、科研上去,这样,才会有发展,才能上档次……
手肘又被重重地拐了一下。夏坤睁开眼来,见是一位戴墨镜的姑娘在拐他。他有些恼怒,又忍了,身子向另一边挪了挪。
“嘻嘻,”那姑娘笑了,“你这人德行还真好!”边说边取下墨镜。
夏坤才发现,原来是甘泉。
“甘泉,又是你!”夏坤不无惊讶。
“嗯哼,怎么,不欢迎?归去来兮。我与你同来,当然要陪你同归。”甘泉笑道。那神态那话语那眼神,活脱脱一个年轻时的史莹琪。
“陪我同归?说假话,是回国内办什么事吧?”
“不,是回我的医院工作。”
“不在美国长住了?”
“不了。”
“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