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抄起毛笔,就写起了奏疏。
胸中燃着一团烈火,炽热的感情在他笔下如滔滔洪水,一泻千里。他从父子之情、君臣之义、祖宗法度、圣经贤训等方面入手,切论“夺情”一事为害甚大,绝不可行!在疏文后面,写道:“事系万古伦常,四方观听,唯今日无过举,然后后世无疑议。销变之道,无逾此者。”
整篇疏文情绪激烈,言词犀利,文笔流畅。吴中行看了一遍很得意,就风风火火地递了上去。后来,他忽发奇想,又抄了一份,带着去见张居正。
为挽留张居正,1 5岁的万历皇帝、皇太后和冯保都伤透了脑筋。如果不说出过硬理由强行挽留,不合常礼,对朝中百官也无法交代。
圣人孔子曾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此后的千百年来,历代帝王都将“礼”看得比江山社稷都重。可以说,“礼”成为统治者对属下最得力工具,没有之一。至于什么是“礼”,对“礼”的理解和执行程度,哪位统治者都未能将它水乳交融、知行合一地执行到位。
作为决策者皇太后和冯保来说,面对“夺情”一事,若想让首辅张居正“夺情”留任,必须想个万全之策才能控制局面。几个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那妙计终究虚无飘渺,令他们难以抓住。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掌管文书的司官递给冯保一份奏疏。冯保一目十行地看完,兴冲冲地说:“启禀皇爷太后,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咱们的妙计有了!”
“哦?”太后接过奏疏看起来。
这份奏疏是一个名叫李幼孜的户部侍郎写的。此人是张居正的远房外甥,因升官心切,曾几次到张居正府上拜望,还带了不少礼物,张居正虽收下了礼物,却没有对他格外关照。
这位外甥对他舅张居正产生了深深的怨恨。正在这时,他打探到张居正父亲病逝,皇上皇太后、冯保等人想以“夺情”名义挽留他,而他本人也不愿回乡奔丧的内情之后,喜上眉梢,心想,邀功请赏的机会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