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
杨县令则身着官服站在案桌另一边,从袖中取出盖了官印的文书,当场大声宣读。
“今有上元县女郎龚秀英,作飞梭织布机、竖纱锭纺线车等社稷利器,乃天下女郎、木工之表率,故官府赏银百两,其人、其事入地方志……”
这些话就算不用人翻译,大家也基本听得懂,不由睁大眼睛,惊呼出声:“天哪,一百两银子,我全家干到死也挣不了那么多钱。”
“入地方志啊,这是名垂青史啊!”地方志负责记录当地的人和事,非大事不可上,而现在龚秀英已经是其中一员。
“她娘,我们闺女真是太有出息了!”慈幼局外面,龚秀英父亲紧紧抓住龚秀英母亲的手,两人一起看着女儿,激动的热泪盈眶。
等杨县令念完文书上的内容,龚秀英双手恭敬接过,随着文书一同送过来的还有一百两银子。
看到银子,龚秀英眉头微皱,有些欲言又止,可是这里不是说话的好地方,龚秀英只能把一百两银子从衙役手中接过来。
等之后龚秀英才知晓县令大人已经给了她赏银,今天又给了一笔,因为县令大人想要她教导上元县的木工们,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把传统的穿梭织布机和横纱锭纺线车都换成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那一百两,大半都算龚秀英的工钱。
“大人放心,民女定不辱使命。”龚秀英坚定道。
“县令大人真是爱民如子啊!”围观的百姓们激动道,原来那一百两银子是县令大人为他们上元县的百姓出的。
想想他们家里传统的织布机变成飞梭织布机,织布速度变得飞快,众人全都期待起来,心里对杨县令这个本地父母官越发崇敬爱戴。
其实百姓们想要的并不多,只少许一点就能让他们感恩戴德,杨县令的举动无疑让他彻底虏获了上元县百姓的心,让连任两届的杨县令在上元县声望达到顶点。
青石巷里里外外很多人,杨县令就没有在慈幼局久待,临走前杨县令环视了一下,并没有看到池云亭的身影,正当他准备离去,池云亭带着昨天写好的文章终于赶上。
杨县令看到池云亭有些想笑,等池云亭近前道:“这么快就把文章写好了?”
他今天是特地来表彰龚秀英的,并没有想着池云亭能这么快就完成一篇文章,可池云亭就是完成了,杨县令接过后粗略一扫,就把文章收好准备等回去再看。
临走前,杨县令低声跟池云亭说了一句话,“云亭,你记得跟龚秀英说,上元县纺、织机改良一事,她一定要亲力亲为。”
只有这样,龚秀英才能把官府给她的表彰彻底落到实处,从而奠定自己稳定的基础。
“是,云亭一定把话带给秀英姐姐。”池云亭笑着应下道,笑的十分开心。
因为从杨县令重视龚秀英的态度可以看出,纺织厂的事应该是成了。
杨县令不知道纺织厂的事已经被池云亭看穿,纺织厂毕竟不是小事,也不是池云亭这个小孩子能参与进去的,所以杨县令并没有过多留意。
直到他回去看到池云亭那篇关于纺织厂的文章,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太小看池云亭,因为池云亭的文章对于纺织厂的计划并不稚嫩,具有很高的可行度。
最重要的是,不知道是不是杨县令的错觉,总觉得池云亭的文章内容十分适合龚秀英,简直就像是为龚秀英量身打造。
可是怎么可能,就算池云亭聪慧,应该也猜不到他的心思才对。
“怎么了?”县令夫人问道。
“没什么,要不是只有咱们两个私下说过让龚秀英负责纺织厂类的事,我可能都要以为这篇文章是云亭为龚秀英写的了。”杨县令笑道。
池云亭不是杨县令肚子里面的蛔虫,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