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分卷(39)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这么一大只看起来很好吃的河蚌,即使对方再凶猛他们也不怕了。

江衍开始跟苏承望和雷虎商量攻击办法:你们俩分别扒住它的上壳和下壳,我来取肉

河蚌小步小步地往后退,开始跟几人打商量:那个你们别冲动啊。

我手里还有你们要的线索呢。

江衍三人已经准备动手了:什么线索?

河蚌哭唧唧地从蚌肉里又吐了一颗珍珠出来:给你给你都给你们!别吃我!

珍珠滚到几人脚边,趁着他们弯腰去捡的间隙,河蚌连忙一溜烟跳入水中逃了。

王天振遗憾地说:吃不到扇贝了。

完成任务重要。沈亦拍了拍他的肩,来到江衍身旁,看到那颗珍珠上写着属于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后一首诗。

五首诗分别印在船下的木板上、鱼鳞上、树叶上以及两片珍珠上。

五条属于《咏怀古迹》的线索集齐,几人脚下的冰面迅速融化,而那艘早就消失的游船居然又重现在几人面前。

船夫停下摇桨,冲几人招手道:几位,知道是哪五首诗了吗?

五人连忙爬上船,把五条线索展示给船夫看。

船夫望着远方,向往道:那是一位名叫杜甫的诗人

李白就站在船夫身侧,听到杜甫的名字很是惊讶:子美?

雷虎小声问沈亦:李白和杜甫认识吗?

当然,他们还是互赠过诗歌的好友呢。

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两人初次相遇时杜甫三十二岁,李白四十三岁。

两人虽然只见过三次面,但杜甫写给李白的诗足足有十多首,他深刻的崇拜着、喜爱着这位洒脱的诗仙兄长。

不过李白回赠给杜甫的诗,当今流传下来的并不多。

或许是因为杜甫相对年少,在唐代多是少者给长者写诗,亦或是杜甫将诗珍藏并没有拿出来分享,不论如何,杜甫对李白的情谊是不容置疑的深刻的。

他赞赏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世上酒家眠

即使是在他晚年时期,也时常怀念与李白高适同游的快乐。

那李白对杜甫呢?

沈亦悄悄瞥了眼正临江而望的李白,他正望着远处的山涧,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做《咏怀古迹》已经是杜甫的晚年时期了。

这个时候的他孤独多病,应当是最怀念友人的时候了吧?

诸位,白帝城就要到啦!船夫靠了岸,不远处的山上有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应该就是诗人们最爱的白帝城了。

从起初就叫嚣着要回白帝城看看的李白此时却神色怏怏,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几人跟着他一起下了船。

岸边有一条山间小路,正巧能通向白帝城边的高台,隐约能看到有个人正站在高台处向山下眺望。

李白打头阵,迅速顺着小路向上攀爬。

沈亦几乎都跟不上他的步伐,就在身后几人都气喘吁吁的时候,李白已经来到了台上。

那人凭栏而立,身材瘦削枯槁,看上去老态龙钟,神色孤苦悲戚,可声音却带着一股沉重的悲壮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这首诗是杜甫在公元767年所做,那个时候他已经进入垂暮之年,穷困潦倒体弱多病,还被迫流于他乡,他在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上登高远眺,写下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彼时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火影:一本正经的我,雏田顶不住 全民游戏:我能召唤赤月恶魔 千年狐妖之恋 龙族:当路明非得到数码暴龙机 大唐:我是魔法师,不是仙师 误入豪门:腹黑老公轻点宠 鹹魚穿進宮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