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三百九十五章 变法内容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今天下大乱,人口锐减,帝国因此有了大量无主土地,若将来宋宁再开拓四方,又占领新的土地,垦荒令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将产生致命的吸引力。

只要多垦荒地,粮食增产,便可减免赋税和徭役,做出重大贡献之人甚至可以获爵,百姓们谁能拒绝得了这样的诱惑。到时必然人人用心耕作,努力生产,帝国的粮食自是年年增产,岁岁丰收。

而宋宁后面对贵族的限制则更加厉害。趁着天下大乱,收回无主土地归朝廷所有,同时重新丈量土地、清查人口,削弱贵族特权,对田地统一征收赋税。最重要的一点是统一按照田地大小和粮食收入收税,如此一来,田地多的多缴,田地少的少缴,土地兼并越多,赋税越重,世家权贵和豪商富贾们自然不敢再肆意兼并土地。

只不过,这样一来,必然会遭致世家权贵们的激烈反对。这些人若不同意,或是阳奉阴违,暗中作梗,垦荒令最后只怕也是形同虚设,最终只会变成一纸空文,难以实施。

“无妨。”宋宁自信笑道:“天下大乱后,帝国无主之地甚多,即便是人多地少的北方,在经过十余年的战乱后,暂时也不会有缺少土地之患。相反,由于连年战乱,人口锐减,等我们将无主之地全部收回后,还得想办法增加人口,否则反会有土地无人耕作之忧。”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规定谁开垦出来的田地就归谁所有,但无论是平民开垦出来的还是权贵开垦出来的土地,一律都要上缴田租。同时再规定,朝廷往后赏赐的土地,除自己原有的封地外,也要统一收取赋税,不再享有免税权。如此一来,世家权贵们自然没话说。”

长公主想了想,不由露出会心的微笑。宋宁此计倒是绝妙。天下大乱后,世家权贵们名下的有主之地已经不多,朝廷并不去动他们这些土地,也不向他们征收赋税,他们自然不会反对。可将来若再开垦,置办或是得到朝廷赏赐的新田地,就要按律缴税,这完全合情合理,他们纵然心中不愿却也无从反对。如此一来,便极大的减少了垦荒令的阻力。

长公主看着胸有成竹,满脸自信的宋宁,心中不由佩服万分。若先帝在即位之初,自己便认识了宋郎,然后向先帝举荐,任用宋宁为相,天下如何会乱?大苏又如何会亡?

宋宁道:“不仅如此,等垦荒令彻底实施开来,我们再出台政策,同样鼓励商业发展,世家权贵们见兼并土地要上缴大量赋税,远不如经商、对外征战以及海上贸易所得的利润,自然会放弃对土地的追求,转而开始开发东北、西域以及发展海上贸易。”

“而商业一旦繁荣,百姓必然会越来越富裕,到时,我们便可以加强对商人的管理,并收取商税。尤其是大商贾,朝廷可以课以重税。商人自古豪富,朝廷所得之商税必然百倍于田租,如此一来,朝廷将获取大量财富,再无财力枯竭之虞,而广大农民反而减少了负担——这便解决了我前面说的发展商业朝廷无法获利的问题。”

长公主摇头道:“此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商税自古便难以收取,商人为免交税钱,必然会想尽办法逃税、避税,朝廷并无有效的办法制止,公平且合理的收取商税。且商人到处奔走,货物价值也不好评估,你收多了,必然打击从事手工业者的农民和小商户们的经商热情,反而坑害了百姓;收少了,朝廷收入又会减少;不像田地是死物,既方便收取,又容易计算。这也是历代朝廷重农抑商的一个重要原因。”

宋宁笑道:“这个我自然知道。不过商税难收不代表我们就不收了。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商税难以收取便抑制商业的发展。事实上,一个国家想要富足,必须农商并重,重农只能粮足,重商才能民富。知道我为什么极力发展海上贸易,又坚持要开拓四方么?”

长公主若有所思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女厨妃:带着空间养萌娃 七页禾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帝王之名 谍海潮生 三国:白馍榨菜,我竟黄袍加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