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了,这在战场上会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孙可望看着手中改进过后的火绳枪,连连点头。“很多火枪手,特别是新兵,开枪的时候都不敢睁开眼,就怕火药炸到自己的眼睛。”
孙可望说罢,又转头看向王应龙,问道:“王尚书,这种改进该赏多少银子?”
王应龙拱手拢袖,微微笑道:“回国主,之前定下来的是赏五十两,已经赏下去了!”
“嗯,按着规矩办就好了!以后这样的改进,一旦证明有效之后,都要落实赏赐和升职,这样咱们的工匠才会有动力去改进武器,咱们的士兵也才能少死一些,多打些胜仗。”孙可望继续鼓励说道
孙可望虽然在技术上提供不了什么帮助,但在管理上,他一个现代人,对于这些四百年前的“古人”,无疑是降维打击了。
虽然说专利制度一时还弄不出来,流水线生产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批量培养工匠的学堂也还在筹备,但孙可望所提出的种种措施,诸如创新奖励,计件算薪,分工协作等等,却是实打实地激励了工匠们的积极性,极大的提高了工坊的效率。
要知道,大西军现在对于火枪的需求非常大,不要说按计划中扩军后的编制给二十万野战军全都装备上质量上乘的火枪,便是给其中孙李两军的精锐全部装备上,缺口也在一万支以上。
而传统的制造方法,一支火枪的制造需要一个工匠一个月的时间,耗时长,造价昂贵,财政负担极重。分工之后,则可以招募大量新手,简单培训之后,就能上工,极大缓解了工匠不足,产能不高的问题,还使得火枪的制造成本降低到了二三两银子一支的水平。
“国主,黄波这边前几日也改进了钻枪管的工具,咱们现在钻一支枪管能比以前快五天完工。臣也按规矩赏了五十两银子。这些日子工匠们的积极性都很高,不少人吃饭的时候都在想着怎么改进火枪工具,领赏钱呢。”王应龙抚着白色的胡子,嘿嘿笑道。
站在一旁的黄波便是火枪工坊的头头了,也是其中资历最老的工匠,听到王尚书夸他,一时惶恐至极,紧张道:“都是国主英明,小的不敢居功!”
“做得好就该赏,不必谦虚。”孙可望依旧保持笑脸。
现在这种状态正是他想看到的,只要有合适的舞台,很多人都能够脱颖而出,实现更大的价值,孙可望要做的就是用他超出时代的学识,去搭建这么一个舞台。而抗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避免这样的舞台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上消失。
“国主陛下,上次你说要在火枪枪口这里配上一把钢刀,我安排工匠试验了数十次,造出了十几件样品,但效果都很差,钢刀很容易脱落,而且浪费了很多人力。如果生产任务还是那么紧的话,我建议可以之后再尝试!”精通汉语的葡萄牙人施维拉忽然开口说道。
“若是这样,先不要尝试了,加紧生产要紧,现在最重要的是满足大军的装备需求,至于刺刀的事情,可以缓一缓。”
孙可望之前也想过给火枪装上刺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还是授意王应龙让工坊试试,现在见是这样的情况,也就暂时放弃了。
他现在需要的是快速生产大量廉价的火枪以装备部队,完成第一阶段的扩军任务,以云贵川湘桂五省的实力,还不足完成十万大军的扩张和换装,刘文秀,冯双礼,马进忠,李来亨等人扩军所需的军备补充还得等到广东收复之后。
“是,国主陛下!”施维拉应道。
“先生,火枪试验场开始工作了?”孙可望放下手中的火枪,看向施维拉问道。
“国主陛下,已经有几款火枪开始试验了,现在还在评测效果,如果达到了量产要求,便会立即投入生产。”施维拉神态自若,又回答道。
“嗯,好。”孙可望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