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3章 浮名浮利莫相试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进行调查,也没有挽留范仲淹,而是保持了缄默。他的模棱两可的态度让舆论不断发酵,也让改革派陷入舆论风暴之中,范仲淹被逼下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富弼被迫出朝,反对派乘机排挤拥护新政的官员。杜衍、韩琦、欧阳修也先后遭贬出朝,“庆历新政”以失败而告终。它未能改变宋朝的内外交困,但却为王安石变法吹响了前奏。

宫斗无比残酷,卷入其中的贾玉兰最后选择了自杀。

赵祯派人把她的遗体送到了夏竦那里,真正全了两人的情意。虽然不知道赵祯的此番做法到底是为了张妼晗,还是真的心疼这对苦情人,但是这件事对夏竦来说,却是天恩浩荡。

也因为这件事,夏竦非常感激,把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都拿了出来,交给了赵祯。

夏竦和贾玉兰,虽然没有真正的长相厮守夫唱妇随,但是这一辈子,无论遭遇了多少,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从来没有变过。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这一对,甚至比其他人都要幸福——

张妼晗得到了赵祯一生的宠,就连死后也被追封为皇后,但是平心而论,她却没有真正得到赵祯的爱,因为张妼晗的存在,不过是因为她不像其他宫中女子一般恪守规矩,能够带给他新鲜感。

曹丹姝得到天下女子从来最渴望的高位,但是终其一生,赵祯跟她之间都是君臣关系,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夫妻情分,就算偶有甜蜜,也如同玻璃渣子里的糖,吃着扎嘴,甜中合着血的咸。

不可否认,贾玉兰的一生是一个悲剧,始终没有嫁给心中所爱,一辈子无名无分地陪在他身边,但是至少她得到了一份真情,最重要的是她的结局,印证了那句老话——生不同发死同穴。

“庆历新政”结束,此消彼长,保守派起势。

庆历七年(1047年),夏竦入朝拜相,旋即改授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平章事。皇佑元年(1049年),进封郑国公。

皇佑三年(1051年),夏竦奉诏监修黄河堤决,亲自冒雨到大堤查看工程进展,结果病倒了,回到京师一病不起,于农历九月病逝,终年六十七岁。

朝廷追赠夏竦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仁宗打算赐谥“文正”,这可是古代文官最高等级的谥号。

结果,又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司马光连上两状,极言夏竦是如何贪婪、无信和奸邪,而其奸邪的面目已是天下共知,仁宗如果执意为其定谥号“文正”,将会无法面对天下正直之士。

面对群臣的重压,仁宗只好让步,最后夏竦的谥号定为“文庄”。

仁宗特赐给夏竦“文正”谥号,的确不妥当。夏竦中伤石介、富弼一事,为时人不齿,被定性为奸邪,在重气节的封建时代,夏竦怎能给贴上“正”的标签呢?宋朝的谥法制度已经十分成熟,自有其规矩,仁宗越过考功司、尚书省,特赐夏竦谥号,必然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

最后夏竦的谥号定为“文庄”,比较客观地对应了他的生平事迹,这场风波才平息下来。

夏竦在文学上的造诣,谥为“文”,当之无愧。严敬临民曰“庄”,夏竦勤政爱民,多有政声,也配得上这个“庄”字。

夏竦宦海沉浮四十年,历经太宗、真宗、仁宗三朝,身前身后争议不断。

夏竦虽操行多疵,立身行事有苟合之处,少有刚正不阿之气、直言说论之节,但观其诗文和奏疏,亦有忧国忧民之语。他善于治军,赏罚分明,体恤下属,不失为“豪杰之流”。

倾向于新政派的《宋史》,把夏竦、王钦若、丁谓列为一传,视为“大奸”之人,实属过苛。

夏竦在历史上的形象和韩琦、范仲淹有天壤之别,除了他自身原因,也和他身前身后话语权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唐:九五至尊 抗日:大将之路 为了她的心爱之人,我决定去弑君 凤逆天下:邪帝的绝色宠妃 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 醉卿心:锦绣傲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