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83章 六桥横绝天汉上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湖的大工程。

棘手的问题紧接而至,疏浚出的大量西湖淤泥安置何处?这次,苏东坡再次展现他作为艺术家构图布景的巧思,将这些淤泥用以建筑湖上的长堤,长堤上栽种花木杨柳,建上小桥亭阁,这样点染的自然之美构成了西湖十景中着名的“苏堤春晓”和“苏堤六桥”。

苏轼后来在颍州时曾作《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诗,其中的诗句“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急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就描述了这一美景。

长堤贯通西湖的南北两岸,也大大缩短了游玩西湖的往返距离,更为便利。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的德惠,给那条长堤取名为“苏公堤”。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使得西湖中的杂草不再滋生?苏东坡又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即将岸边的湖面租给民众种植菱角,民众若想种植菱角增加家庭收入,必须要将自己的地段定期拔草,同时官府将所得的租种费用和税收收入用于湖堤的保养。

苏东坡在西湖中建造了三座小石塔,围成一个水域,严禁民众在此水域内种植菱角。小石塔后来逐渐演变为最着名的西湖美景“三潭印月”。

于是,西湖变了:沿堤遍植芙蓉、杨柳,春秋佳日,花开如锦,绿绦拂堤,人行其上,犹如置身于画中。

这一系列的整治措施,不但便利了交通,美化了湖景,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湖水的淤塞,保护杭州城不受江潮的肆虐,确实是为杭州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外任时期不仅是苏轼政绩卓越的时期,更是其广交贤士的时期。相对在朝时而言,外任不仅使其摆脱掉许多迫不得已的应酬,也使得当时许多崇拜苏轼文采的文人有更好的机会与苏拭结交。“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就是在熙宁五年,苏拭通判杭州之时上书求见的。

元佑年间守杭,苏轼与之交往的,以本地同僚为主:杭州本地地方官,即刘季孙、王瑜、周焘、苏坚等人。其中,以刘季孙最得苏轼赞赏,二人的往来也最密切。苏轼在杭的近两年时间,与其同游、唱和、次韵、赠答之作,数量居这段时间唱和诗之冠。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唐:九五至尊 抗日:大将之路 为了她的心爱之人,我决定去弑君 凤逆天下:邪帝的绝色宠妃 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 醉卿心:锦绣傲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