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9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晏殊第二位夫人孟氏病故后,晏殊再续太师尚书令王超之女、枢密使王德用之妹王氏。

王超(951年—1012年),赵州(今河北赵县)人,祖籍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以南)。北宋大将,王超弱冠时长七尺余。出身宋太宗潜邸。官至建雄军节度使、青州知州。

王德用(979年~1057年),早年荫补衙内都指挥使。至道二年(996年),随父王超出击李继迁,担任先锋,沉着应战,使宋军全师而还。此后历任巡检、指挥使、刺史、团练使、知州、观察使等职,颇着政绩。

晏殊远放宣州,暂时离开王氏,还有些想念。

在赴宣州的路上,晏殊写下《踏莎行·碧海无波》: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词中,晏殊借助意中人的离愁别绪,表达了对京城、对家人的恋恋不舍。

全词从内心的懊悔和近痴的行动来表现深情,风格深婉含蓄,不脱大晏词风,而结笔蕴藉,神韵高远,堪称佳作。

常言道“为大官易,为小官难”。降为宣城太守的晏殊,虽一时沉沦,但他以国事为重,一踏入山清水秀的宣城,便马不停蹄地为民策政。

晏殊在宣城任太守期间,他策政兴学、围埂造田、兴修水利,使宣城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千百年后,宣州城内的四贤祠,敬亭山上的五贤祠、七贤祠和清代的十贤祠都一直将他列为先贤奉祀。

他亲自赴郊野视察风土人情,兴学劝农。

宣城农田水利失修,年年旱涝成灾,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时,晏殊看在眼里,于是大抓农田兴修。

首先,治理城南张家湖潴水工程。使绿锦铺、古城桥以下农田得以保收。

在宛溪到水阳江口的东河岸围堤作田工程中,晏殊亲自上工地督工,或挖方担土与民工同作同息,还亲手帮工伤民包扎伤口。

晏殊如此督工兴利,宣城大小圩口和滩涂农田都得以良好的改造。

晏殊治水兴农的同时,还在宣城兴办州学,主张教育与实践结合,常请广德军司理参军范仲淹来宣设堂讲学。

晏殊在宣城策政兴学,风范长存。在他之后,元明清不同朝代名人雅士都在宣城创办和组织书院诗社什么的,这些都与晏殊在宣城任太守期间的倡教讲学有着紧密相联的关系。

在宣州任职了几个月,晏殊又改为贬到应天府,为知应天府事。

应天府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当时属于文化经济发达的地区。

应天府南侧的南湖碧波荡漾,四周翠意盎然,湖水印映着一座书香古建——应天书院。这个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与白鹿洞、嵩阳、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

应天书院的兴盛,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有关。那么,又是谁发现并重用范仲淹到书院执教,给其拨付大量教育经费保障办学所用,最终使应天书院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的呢?

他就是晏殊。他开启了宋代兴学的先河,而宋代兴学的肇始是应天书院。因为兴学之时,晏殊的官职是应天知府。《宋史》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晏殊)始。”

应天书院在晏殊的支持下,规模日益扩大,进入兴盛发展期。再加之应天府紧邻东京开封,学生“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范仲淹在《南京书院题名记》这样记载。

天圣五年(1027年)这年,应天书院就有王尧臣、赵概、王素、文彦博、韩琦、吴育、彭思永、梅挚、冯璪等进士及第。

天圣六年(1028年)春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唐:九五至尊 抗日:大将之路 为了她的心爱之人,我决定去弑君 凤逆天下:邪帝的绝色宠妃 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 醉卿心:锦绣傲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