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24章 初到西梁岭(二)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杨元庆颓然道:“这偌大的杨国公,手底下没个千把万人,几千人总有的吧。”

宁浩微微一笑,说道:“主公这些年都把精力都一直放在东边,对西北,我们只是稍微关注下,从未染指过这边的势力,想要派人过来,也得避开官家的耳目,没那么快过来人。”

杨元庆一听,喜上眉梢道:“我就说嘛,总不会让我一个人在这广阔的西北大地折腾吧。”

见宁浩自顾自弄的摆弄书案上的宣纸笔墨,没有搭理自己,杨元庆接着说道:“熊开山跟高舍鹿有心想为国效力,怎么不让他们去前线,把他们交给陈芝福呢?”

宁浩将书案上的毛笔挂上笔架,抬起头看着杨元庆说道:“军中体系自成一派,尤其是东线军队的陈芝福,手下有多少人,什么人,上面都看着,把熊开山和高舍鹿这两个江湖游侠派给陈芝福,对他俩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安排到你这里,主公觉得不论是对他俩还是对你,都会更好。”

“怎么说?”

宁浩将宣纸缓缓叠好,道:“你现在处境比主公当年起家的本钱还丰富,可这还远远不够,手底下还得有人。大业之本,首在英才,英才比什么都重要。这两人一身武艺不错,品行也不错,此时正处于报国无门,从军无路的时候,你只要给他们一分好处,可抵得上陈芝福给他们十分的好处。”

就这一熊一鹿加一头牛,跟人家首什么英才。

杨公子深呼一口气,道:“老师,我还想做点生意?”

宁浩蹙眉,问道:“你想做什么生意?”

“还在研究,过两天再告诉你。”

“主公让我带来的一万两银子不够用?”

虽然杨元庆在石城的时候有先见之明,把好几家商铺的生活用品都搬空了,但对这三万苦哈哈的宋民来说,依旧是不够,眼看天气马上就要转凉,他不仅给龙丙写了一份信,一口气买下了龙家寨整个下半年生产的所有毛皮,还派人去周边的城市再大肆采购一番。

虽说宁浩这次带了一万两的银子过来,可对百废待兴的西梁岭来说,简直就是沧海一粟,根本不够看。

杨元庆深呼一口气,道:“这哪够用啊,老师你看现在这西梁岭,眼下连间遮风挡雨的茅屋都没有,别说一万两,就是扔十万两进去都不够啊。”

“你不要告诉我,你想一个人承担这三万百姓的吃喝拉撒吧?”

杨元庆点了点头。

宁浩道:“还是交给朝廷来管吧。”

杨元庆据理力争道:“老师,你觉得朝廷会发多少补助下来啊?要是随便建个破房烂瓦,那能护得住这些百姓么?其实老师刚才那句“”大业之本,首在英才”我还是很认同的,可也有这么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老师是个读过圣贤书的人,这道理应该也知道。”

其实老杨同志对这位小杨同志还是不错的,随手给就给了他一万两的银子来创业,只是小杨同志的心比较大,想一人之力拯救西梁岭的所有百姓,让百姓们念着他的好。

宁浩也不知这位小杨同志是被什么事情给刺激到了,不过他却忽的想到开元三年的五月初五,杨延年带着年幼的杨景前往西陵给大夫人扫墓,在半路上被还是和尚的南宫不夜给拦下,只听南宫不夜拦下杨延年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贫僧有一礼物想送给王爷。”

当时的杨延年不仅是元朝唯一的异姓王,还手握远东军,一身泼天富贵,要什么有什么,心想一个穷和尚能送自己什么东西,不过看南宫不夜竟然能在重重明哨暗哨之下近到自己身前,还是忍不住问道:“大和尚有何礼要送给本王?”

只见穷和尚略作思索,缓缓说道:“日出东方有不便,日落西山有出头。贫僧想送大王一顶白帽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