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一百一十二章 希望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大汉境内,因为多年不遇的一次大丰收,所有人都纷纷庆贺,大有一种举国欢庆的态势。

而北方的草原本来并不平静,加上几路人马进去搅和,于是更不平静了。

南北匈奴依旧时常派遣各自的队伍互相袭扰,两方交界方圆几百里的小部落,几乎被一扫而空。

东部鲜卑的慕容部落也是与北乌桓的舍利护有冲突。

在此,先说一说乌桓。

乌桓,也有人叫乌丸,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

战国后期,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遂以山名为族号。

到了西汉末年,乌桓已经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

王莽执政时,下令乌桓不得再向匈奴缴纳皮布税,匈奴则率兵侵扰劫掠乌桓人畜。

王莽又驱使乌桓进攻匈奴,但是却以乌桓妻子为质,以杀戮立威,使得乌桓不满,起来反抗,叛汉朝,投降匈奴。

后王莽的政权被世祖刘秀推翻,建立了东汉。

在此期间,乌桓常与匈奴联兵侵扰代郡以东各地。

乌桓经过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朝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朝廷并借此利用他们来和匈奴之间形成了一个隔离带,来抵御匈奴的不时侵扰,或者搜集有关匈奴的情报。

乌桓到了汉安帝以后,汉朝不修内政,政治腐朽,官吏腐败。

朝廷中央的腐败之风迅速扩大到全国各地,尤其是边疆地区,腐败更加严重。

边疆的官吏对百姓和羌胡人以及乌桓人的压榨和盘剥更为残酷。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个道理适应整个人类。

深受汉官压迫的乌桓则逐渐开始自立并反抗。

边疆官吏的治政能力也逐渐下降,逐渐失去了对外族部落的管理和统治能力。

乌桓便时而恭顺,时而叛乱。

到了汉灵帝即位之时,乌桓的势力已经足以威胁汉朝边疆各地各郡的安全。

唯独西部鲜卑的檀石魁,则是抓紧时机开始发展壮大,不断的吞并周边的小部落,就连中部鲜卑也是被他吞了大半。

华昭与华耀重逢之后,有鉴于让华耀夺舍刘宏,方首先在西部鲜卑,对檀石槐部动了大手脚。

掠走卖了檀石槐及他的部分亲卫,使得最为强大的西部鲜卑内乱了起来。

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乱象,削弱了整个东胡,后面又捉了一批匈奴首领,又削弱了匈奴的势力。

不然,华耀根本不敢派兵出去草原搅和。

董卓率领的一千凉州骑兵,此时已经折损了大约四百余人。

西北部的鲜卑小部和北匈奴的小型部落基本上被他们一扫而空。

董卓走出临时搭建的帐篷,感受着秋日的冷风,不由得看向东南方向。

一名董卓的亲卫来到他身旁,轻声道:“将军,目所能及的小部落已然所剩不多,咱们是否该回去了?”

“呼~,该回去了,只是可惜了那些战死的弟兄!!”

想起那些战死的西凉子弟,董卓不由幽幽叹息一声。

“将军不必哀伤,在下相信,终有一日,大汉王师一定会再次来到这里,接他们和他们的孩子回去!”

“哈哈~对,你说的对,他们睡了几个胡女,总有一个能为他们生下孩子,终会有大汉收服整个草原的那一日!”

看了身旁的亲卫一眼,董卓想起远在洛阳的天子,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随后董卓朗声道:“去告诉弟兄们,把战死弟兄的遗物收好,收拾一下,咱们回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四合院从1962开始 从木头开始打造传奇舰队 全家流放:我搬空国库去逃荒! 赤旗 世子你别乱来 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