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三十七章 武威贾诩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武威处于凉州地界,大汉西北边陲重镇,为汉人和胡人(包括羌、匈奴)的杂居之地。

也是孝武帝时设置的河西走廊四大边郡,是彰现卫大将军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带兵赶跑了匈奴的武功军威。

孝武帝时期已过去了许多年,自质帝时朝堂上外戚乱政以来,桓帝时又轮到宦官乱政,边郡官吏治胡策略失当,东、西羌轮流作乱。

他们倒是暂时没有灭汉之心,也无有此能耐,但使人恼恨的是他们时不时突入大汉境内,到处烧杀劫掠,祸害平民百姓。

在城内生活的平民有赖城墙和郡兵、县兵保护还好一些,那些没有城墙作为防御,又没有兵士保护的乡里村镇就遭了大难。

羌贼过处可以说是宅毁人亡,十室九空。

几十年不能彻底平定的羌胡叛乱,已经严重拖垮了大汉的经济。

现在,虽然前方有破羌将军段颎带兵与羌人大部对峙,但时而也有四处流窜作乱的小股羌人骑兵。

“唉!黄沙弥漫,乌雀盘旋,野狗夹尾乱窜。这就是西凉吗?”

贾诩的神色透着悲凉、哀伤,扫视着道路两边随处可见被野狗啃食得残破不全的尸体,还有那充斥怒愤惨烈的累累白骨。

从与沙土裹杂混乱的破碎布片上看,残尸、白骨的主人都无疑为大汉平民。

“陛下啊!君可…?”可能救得大汉乎?

贾诩复望一眼西北方向一处聚落冒起的乌黑浓烟,胸郁悲愤,随后掩眸幽幽别去,清瘦的身影执着朝南,坚定的步伐迈向洛阳。

他虽出身寒门,但其人聪慧机敏,学识丰富,道一句心思深沉也不为过。

自成年之后便在凉州三辅四处游学,一心想要谋个出身,却始终难得士族官宦举荐。

如今听说天子下诏,准许各地学子自行赴洛阳参加考核,贾诩认为属于他的机遇来了,于是不惧路途多艰险,竟敢独身一人上路。

二十岁刚出头,及冠不久的贾诩,胸腔里喷涌不休的都是属于年轻士子的热血。

他渴望自己的一身才学可以得到施展,能够辅助天子治国,成就明君贤臣之千秋典范。

而自出家门后一路行来,见了太多不忍见之景况?

现今最重要的事情,是他不欲在看到残垣断壁,不忍在哀悼暗淡冰凉的乌血浸染黄沙,不想见到白刺刺伤人眼的枯骨。

厌恶上空盘旋的乌雀,仇恨四处流窜的野狗以及如野狗一般行径的羌贼。

贾诩又扭头回望一眼远处传来惨叫声的村落,而后加快了脚步向东而去。

他估算的出,那处庄院又在被羌贼或是马匪洗劫。

他不是武士,少了勇力,兼又独身一人,必须尽快离开此险恶之地,以免遭遇不测。

可惜的是,似乎上天总爱设置一些考验人才的关节。

贾诩没走多远,便感受到了脚下地面的震动,不用看,他也预知到是有贼寇骑马追来。

双脚比不过四腿,逃是逃不掉的,他停下脚步,故作淡定地回身向马行处望去。

心里苦笑,果然…

后方,他来时的黄沙路上,一股尘烟弥漫升腾,一队二十几个骑兵身影出现在视野之中,看他们的衣着发饰,正是羌贼无疑。

贾诩面目淡然,神安气静地站在原地,似乎是专门等待羌兵上前拜见。

几个眨眼之间,那队羌贼骑兵便跑到了近前,并迅速散开队型,将贾诩包围在了中间。

让人意外的是,羌贼骑兵并没有立即擒拿或扑杀眼前的汉民。

他们狐疑地审视着这个平淡环视着他们的学子。

这个学子是有何倚仗?

虽说汉人学子习六艺,但凭其孤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明有闲王 皇明圣孙 三国:日记曝光,美人们都黑化了 大华极品小皇子 抗日之最强战兵 蜀汉之庄稼汉 二嫁,盛宠天才逆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