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格。他有非常強烈的信念,善於爭論和答辯。他全力以赴爭取戰爭的勝利,履行自己作為英國首相的職責,如果有一種信念和他的觀點發生牴觸,這時要想爭辯過他確實是困難的。他甚至在和一個人討論問題時也要進行激烈的辯論,而且他的強烈的決心使他的陳述聽起來似乎是通情達理的。&rdo;正是憑著這股子倔強勁,邱吉爾終於迫使美國人放棄在歐洲大陸登陸的&ldo;痛擊&rdo;計劃,而追隨英國人執行&ldo;火炬&rdo;計劃。
美國一開始就奉行&ldo;先歐後亞&rdo;的戰略,甚至當英美會談陷入僵局、國內要求先集中兵力於太平洋時,羅斯福總統仍扭住&ldo;先歐後亞&rdo;戰略不放。&ldo;先歐後亞&rdo;戰略本身就是對著主要敵人法西斯德國來的,可是實際執行過程中卻首先對準了最弱小的義大利。美國沒有英國的積極合作當然難以在西歐登陸,但英國沒有美國的合作當然難以在西歐登陸,但英國沒有美同的合作也難以遂行&ldo;火炬&rdo;計劃。這一點邱吉爾是明白的。美國人最終是讓英國人牽著鼻子走,從而使本可加速的戰爭進程延緩了。看來美國對蘇聯亦存有戒心。
英美兩國1942 年在西歐登陸開闢第二戰場當然存在相當多的困難,但並不是沒有成功的希望的。那樣就會加速法西斯德國的敗亡,從而加速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遂行&ldo;火炬&rdo;戰役計劃客觀上也沉重打擊了德意法西斯,卻畢竟不是打在了其最要害處。蘇英美三國之間的利益之爭使反法西斯同盟的戰略打擊沿著多個方向展開,而不是徑情直遂的向心運動。所幸的是,三大國之間的分歧並沒有使同盟破裂,從而奠定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基礎。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