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裡對峙起來。
1942年11月4日至1943年1月底,蒙哥馬利率英第8集團軍前進了2400餘公里,把隆美爾的裝甲集團軍從開羅大門前趕進了突尼西亞,這是個了不起的勝利,是蒙哥馬利的前任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但人們對他仍有許多非議,責難他沒能殲滅隆美爾的主力。的確,如果蒙哥馬利在阿拉曼決戰勝利之初採取大膽果敢的行動,本來可以在利埃邊境上將隆美爾的部隊聚殲的。即使後來他的迂迴行動要是更迅速更深遠的話,也有機會消滅隆美爾的。遺憾的是蒙哥馬利過于謹小慎微、作戰行動按步就班,使殲敵良機失之交臂。有一種說法:蒙哥馬利是有意識地這樣乾的,似乎他的目的就是驅趕而不是殲滅隆美爾。這完全是一種辯解,與史實根本不符。蒙哥馬利的作戰計劃明明是要殲滅隆美爾的,只是他不太善於指揮機動作戰罷了。
隆美爾的確是一隻狡猾透頂的沙漠之狐,是機動作戰的行家裡手。當他得知盟軍在西北非登陸成功的消息後,立刻意識到軸心國丟失北非只是早晚的事情了。在他看來,雖可抵抗一時,又能怎樣呢?於是他頂住重重壓力,堅持撤入突尼西亞,一次次逃出了蒙哥馬利將要收緊的夾子。在瀕臨絕境中他終於避免了被殲的厄運。遁入突尼西亞,與在當地的德意部隊合在一起,尚可堅持一段時間。其實,在希特勒心目中,丟掉北非也是早晚之事了。他之所以搶占突尼西亞是為了在北非保留一個立足點,穩住義大利。北非一丟,失去屏障的義大利就可能退出軸心;義大利站到反法西斯同盟方面,德國南部就暴露在英美部隊的炮口之下。這是一個可怕的連鎖反應鏈條。希特勒想千方百計阻止這種事情發生,但大勢已趨,他的掙扎只是延緩了盟國的戰爭進程而已。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