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是,可因此使義大利留在&l;軸心&r;里。
否則,義大利肯定會脫離&l;軸心&r;。盟軍在俄軍占領史達林格勒後和可能趁德國空虛闖入德國之時,就會兵不血刃地在義大利登陸,就會通過布倫納山口(奧地利境內)向德國突擊。這就必然加速德國在戰爭中的失敗和損失。&rdo;
希特勒顯然是從戰略上看問題的。至於他的這番辯解是否有道理,人們自會從中得出自己的結論來的。
十一、難產的&ldo;哈斯基&rdo;分歧
&ldo;哈斯基&rdo;,是英文hky 的諧音,它既可以翻譯成&ldo;愛斯基摩人&rdo;,也可以翻譯成&ldo;壯漢&rdo;等,總之,它是盟軍西西里島登陸作戰計劃的代號。
西西里島,位於地中海的中部,是地中海中最大的島嶼,面積25 萬多平方公里,人口400 萬左右。該島東隔墨西拿海峽與亞平寧半島相對,最窄處僅3219 米,是義大利的南方前哨,西與突尼西亞隔海相望。南鄰馬爾他,是從北非到歐洲的海上交通要地,具有十分重要的軍事價值。
1942 年初,正當美、英盟軍在北非節節獲勝的時候,盟軍便開始醞釀如何把戰爭打到歐洲大陸去。英軍尤其是邱吉爾首相極力主張,美、英盟軍基本上達成了一致意見,即首先解決義大利問題,然後再考慮在法國登陸的事宜。然而,&ldo;哈斯基&rdo;登陸作戰計劃的最終出台,卻經歷了數個月的較漫長的歷程。
1942 年,德國軍隊在蘇聯的進攻勢頭越來越猛,蘇聯處境相當困難。這年的春天,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來到華盛頓,竭力敦促美國政府採取積極措施來對付德國人,以便減輕蘇軍的壓力。羅斯福總統答允開闢第二戰場,地點可能是在法國。
然而,整個1942 年美國人仍然是在一種沒有任何明確目標的情況下忙碌著。隨著倫敦和華盛頓之間的信息往來的日益頻繁,美國人很快就感覺到,英國人並不同意在一開始就通過在法國的登陸作戰來開闢第二戰場的做法。
1942 年底,正當美、英聯軍在北非登陸成功,進攻取得節節勝利的時候,從蘇德戰場轉來振奮人心的喜訊:蘇軍在史達林格勒會戰中已經擺脫困境,目前已全線轉入反攻,截止12 月底,蘇軍已基本達成對德軍的合圍,預計蘇軍將在此次會戰中殲滅德軍100 多萬人。英國首相邱吉爾稱這次勝利將是&ldo;一次驚人的勝利&rdo;。美國總統羅斯福則表示,蘇軍在史達林格勒的勝利,不僅為蘇聯軍隊贏得了榮譽,而且也以自身的榜樣喚起了盟軍新的決心,拿出全部力量來徹底戰勝敵人。
為了充分利用有利的形勢,美英盟軍決定,待肅清北非之敵人後,隨即越海打到歐洲本土去。
約翰&iddot;埃爾曼在其《大戰略》一書的第五卷中說到:&ldo;重新征服歐洲大陸必須以第一個英國的或美國的士兵在某個時候、某個地方從海上登陸開始。&rdo;
然而,到底在什麼地方登陸呢?
1943 年1 月,美國人和英國人關於下一步如何打到歐洲本土去一事的分歧又一次公開化了。
事實上,早在1941 年12 月下旬英國首相邱吉爾訪問美國期間,在要求美國派兵與英軍一起登陸時,美國三軍參謀長們就已經明確表明了他們的意圖:最直接而又有效的做法,應該採用在法國瑟堡和布勒斯特登陸的&ldo;痛擊&rdo;計劃。
當時,英軍在北非與隆美爾指揮的非洲裝甲集團軍激戰正酣,邱吉爾從本國利益出發,認為目前實施&ldo;痛擊&rdo;計劃條件尚不成熟,應該集中力量首先解決北非問題。
鑑於雙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