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某種實際成果向史達林報喜。&rdo;6月3 日蘇美就莫洛托夫此行的聯合公報草案達成協議。公報指出,&ldo;在會談過程中,對1942 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迫切任務,已達成充分的諒解。&rdo;(該公報於6 月11 日和12 日分別在華盛頓和莫斯科發表)
6 月9 日,莫洛托夫再次抵達倫敦,與邱吉爾舉行會談。當莫洛托夫向邱吉爾通報羅斯福總統準備冒&ldo;第二次敦刻爾克的風險&rdo;,以6‐10 個帥在歐洲大陸登陸的設想時,邱吉爾激動他說:&ldo;我無論如何都不去進行新的敦刻爾克冒險,不管誰建議我這樣做。&rdo;邱吉爾還說,以6 個師的兵力於1942年秋天在法國登陸的實際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但這次登陸是否能夠實施,將取決於當時可能出現的具體形勢;如果連一線成功的希望也沒有,那他任何時候都不會實施這種有限進攻戰役。莫洛托夫經與邱吉爾激烈爭辯,使他勉強同意仿照蘇美公報的格式,將蘇英會談過程中&ldo;對1942 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迫切任務,己達成充分的諒解&rdo;這一措辭寫進蘇英公報。但邱吉爾在6 月10 日會見莫活托夫時明確表示,公報中關於1942 年第二戰場的措辭,並不意味著英國政府&ldo;在第二戰場的日期方面承擔了明確的義務。&rdo;
莫洛托夫的倫敦會談和華盛頓會談的結果,具有重大的國際意義。蘇英和蘇美協定的簽訂,以及蘇英和蘇美關於第二戰場公報的發表,不僅鞏固了反希特勒同盟,而且促進了被法兩斯占領各國的人民反法西斯鬥爭的積極發展。然而,會談過程表明,美國對開闢第二戰場態度積極,而英國卻十分勉強。
莫洛托夫剛離開倫敦,邱吉爾就決定第二次訪問華盛頓(第一次是在1941 年12 月)。6 月13 日他致信羅斯福:&ldo;由於通信不能解決所有沒有解決的困難問題,我認為我必須到您那裡去。&rdo;邱吉爾急急忙忙出訪美國,主要是擔心美國政府與莫洛托夫會談後,可能在開闢歐洲第二戰場問題上積極支持蘇聯。邱吉爾想親自說服羅斯福放棄在1942 年橫渡英吉利海峽的計劃。邱吉爾津津樂道的是&ldo;體育家&rdo;計劃和&ldo;丘辟特&rdo;計劃。&ldo;體育家&rdo;計劃是英美部隊在西北非登陸,後來改稱&ldo;火炬&rdo;作戰計劃。&ldo;丘辟特&rdo;是在挪威北部的作戰計劃。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