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且治癒它,而精神科則是證明病態的真實性。我們只能改善症狀,改變不了它發生的必然性,就像我們見慣了病例,不見得了解人性。
我知道,病人身邊,一定會有人支持,只是這種力量會隨著時間慢慢消磨,我從不相信那種「他是你的一束光,會給你溫暖,會照亮你的前路」之類的鬼話,led燈泡也有熄滅的一天,我見過了太多被家人和愛人拋棄的病人,沒有誰能為誰堅持。
如果真的出了問題,像我這樣,唯一能做,而且首先必須要做的,就是自救,按時吃藥,積極治療,用盡力氣拼命掙扎著爬起來,恢復正常,才能真的和他在一起。
可是桐桐,這樣好辛苦啊。
每時每刻都想放棄,我對自己的明天,沒有任何信心。
藍主任在一點一點調整我的用藥,這些天,跟他聊了很多,看見他,我才知道自己距離一個優秀的醫生有多遠,以前的自負和優越感也不知道從哪兒來,很可笑。
說起吃藥,前陣子遇到一個很棘手的病人,一位35歲女患者,以混合性焦慮和抑鬱障礙入院,我們根據病情調整她的用藥,前後陸續給了地西泮、舍曲林、魯拉西酮、氟哌啶醇,治療大概兩周左右之後評估病情改善不明顯,增加了藥量。上周,她出現發熱、意識不清、呼吸急促、肌肉強直,加上血液檢查的結果,證實了惡性綜合徵。
當時我很緊張,很怕是哪一次的加藥或者加量引起的,我對自己的判斷力失去了信心。不過藍主任說,惡性綜合徵的發病機制本身就很難把握,抗精神病藥的聯合應用,即使是小劑量,也有ns的風險。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