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番外(完本)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街头巷尾很少再有乞丐出现,据说,连悲田院里的人都越来越少了。

陈医令把自己的家人从成都接到了洛阳,但他自己却很少在京城居住,而是带着徒弟们奔走各地。

不仅将姑姑写的那些医案刻印出来免费送给各地的医者,他还常常亲自接诊。

姑姑还是像以前一样,一有空闲,便和陈医令及宋先生等人喝茶说话,或谈论医案,或谈论民生疾苦。

即便已经贵为皇后,姑姑也还是素衣简食,有时候出宫去看望庄老王妃,或者应邀去蜀王府做客,她也仍然是一身棉布青衣,头上和手腕上,永远都是空空荡荡的。

庄老王妃的三个儿女常年住在宫里,但她坚持一个人住在丁香里的梅宅,只在先太皇太后还活着的时候,她才隔两天进宫探望一次。

大概这辈子,只要不是必须,她都不想再多进皇宫一次了吧。

二夫人黄清雅的儿子被封为蜀王,他们在京城住了六年,便回成都就藩去了。

涵姐儿留在京城,跟着太皇太后生活。

梅刚爷爷一生都未娶亲,他接替贺征做了内侍卫首领,我们这些孩子在宫里疯跑的时候,时常会撞进他的怀里。

梅嬷嬷是在先太皇太后薨逝的第二年去世的,姑姑将她的遗骸送回钱塘安葬,并把她的牌位供奉在梅家的祠堂里。

风风火火的九儿姑姑,在太子出生的第二年嫁给了彭亮叔叔,并随着他去镇守云南边境。后来的很多年,我都没有再见过他们。

高远叔叔一直跟在皇叔身边,他力气极大,最喜欢把我们扛在肩上到处走,我和太子时常争着往他身上爬。

玉容姑姑除了照顾我们这些孩子,就是跟着张嬷嬷伺候姑姑,她不愿意嫁人,姑姑也不勉强她,在九儿姑姑去了云南后,就让玉容姑姑做了坤宁宫的掌事宫女。

多年陪伴,张嬷嬷早就把玉容姑姑看得如同亲生女儿一样,她为玉容姑姑不肯嫁人哭过几次,后来便也释然了。

从小到大,敢打我的,也舍得打我的,就沈叔一个,但他仍是除了姑姑和皇叔外我最爱的那个人。

长乐姑姑生了三个女儿后才终于生了一个儿子,可沈叔偏偏只疼爱三个女儿,对儿子总是横眉冷目的。

长乐姑姑有时候就骂他:

“沈清扬,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心里就只有女儿,没有儿子。”

沈叔对长乐姑姑向来都是言听计从,就是不乐意,也不会反驳。见长乐姑姑去拿马鞭,他抱起我拔腿就跑。

皇叔是我见过的脾气最好的人了,我其实是有些怕姑姑的,但我从来不怕他。

可朝堂内外,那些大臣们没有不害怕皇叔的,明明他是笑着看你的,可只要心里有鬼,你就不敢看他的眼睛。

姑姑待在江南的那几年,有些人便又动了心思,三番五次找借口带家里的女儿进宫,打着探望长公主或者太皇太后的名义。

后来,跳得最欢的户部右侍郎被贬回乡,他的那个“倾国倾城”的小女儿也被太皇太后指婚给了一个普通军户。

从那天起,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贵女们,再也不敢轻易出现在宫里。就算是在遵照旧历的宫宴上,也没人敢出头逞能。

姑姑后来又生了一儿两女,但都比太子的年龄小得多。皇次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太子已经开始上朝议事了。

太皇太后和姑姑,大概算是这世上最和谐的婆媳了。姑姑总是在忙,她的孩子们都是在太皇太后身边长大的。

便是亲生儿子,睿王李瑾枫的儿女,也没有姑姑和皇叔的孩子更得太皇太后的疼爱。

睿王的封地在两湖,但他不愿意去就藩,就一直赖在京里跟着皇叔。

每次皇叔催他,他都笑嘻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开局拼夕夕砍一刀,全网称我良心企业家 都市异能狂潮 穿书八零农妇有点田 爱有余毒,唯情可解 小夫人奶又甜,大叔彻底失了控 重生校园女神:厉少,放肆撩 勿扰,真千金她保送清北直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