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不了自己。
刘隗见到司马睿的态度,心彻底凉了,他这才知道司马睿并无背水一战的信念。他心灰意懒地想:这仗大概是打不赢了。
司马睿屏退了刘隗,随后又召周入宫。这位周,前面多次提到过,他是江北大名士,跟王导关系很好,曾出任过江东集团第一届荆州刺史,适逢杜弢起义未能到任,后返回建邺任尚书仆射兼吏部尚书、中护军,乃是一位手握兵权的重臣。
周经过皇宫门口时也不可避免跟王导碰了面。
王导见老友进宫,预感司马睿肯定会跟周商量对自己的处理方案,便冲着周喊道:“伯仁(周字伯仁),我把宗族几百口人都托付给你了!”
周自然知道司马睿要问自己什么,他也早想好该如何回作答,但不管怎样,在这个敏感时期自己不能跟王导有任何瓜葛,避嫌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于是,他躲开王导的目光,径直入宫。王导不知周的心思,心里没着没落。
周一进宫,司马睿果然张口就问:“刘隗劝我诛灭王氏全族,你怎么看?”
周想了很久才开口道:“陛下,王敦谋反与王导无关。王导是社稷忠臣。您如果把王导一族都杀了,除解恨外,于事无补。试问,江东士族有多少人受过王导的恩惠?往后您还怎么在江东立足?”
司马睿心里咯噔一下。王导是不是忠臣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周代表了绝大部分士族的态度——王导杀不得啊!
就在这场关乎琅邪王氏全族生死的谈话中,周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跟司马睿一边聊,一边喝起大酒。按说这个错误也在意料之中,周本是个酒腻子,无论到哪儿都少不了狂饮。更严重的是,每次他喝醉都会做出荒唐事。这回也不例外,等周跟司马睿说完王导的处理方案,走出皇宫时已不省人事了。
在皇宫门口,王导再度见到周。
“伯仁!伯仁!陛下怎么说?”
如果说周尚存一丝理智,那就是他仍然记得要避嫌,他还是没搭理王导。然而,仅存的理智也就到此为止了。醉醺醺的周借着酒劲做出了一个极不理智的举动。他经过王导身边时,瞟了对方一眼,然后对搀扶自己的侍从大声说道:“等杀了王敦那伙贼人,我让你们个个都封官授爵!”
王导闻言,恨得咬牙切齿,他并不知道周在司马睿面前为自己求情,他只知道,在自己危难之际,这个曾经跟自己关系不错的人幸灾乐祸,落井下石。
周回到家,倒头就睡。酒醒后,他马上又写了一封为王导求情的奏疏,并将之呈递给司马睿。然而,他却把自己刺激王导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次日,司马睿赦免王导全族。
王导跪在司马睿面前,泣不成声道:“乱臣贼子哪个朝代都有,不料今天竟然出自臣家,这是臣家的耻辱啊!”
司马睿扶起了王导:“王敦的事跟你没关系。而且,为了让天下人明白你的忠义,我要任命你为前锋大都督,由你亲自率军讨伐王敦!”
王导明白了:司马睿到底是不敢杀我,让我对付王敦,乃是让我们兄弟兵戎相见哪……
无论如何,王导是戴罪之身,司马睿趁机剥夺了其中书监、录尚书事、侍中、假节等官职,保留的只有司空和扬州刺史。
随后,司马睿正式下诏,让王导任讨伐王敦的前锋统帅,戴渊驻守秦淮河朱雀桥,刘隗驻守金城,周札驻守石头城。
朱雀桥、金城、石头城都紧邻建邺,相距不过几里地。
司马睿把自己一手提拔的亲信(姑且把周札也算作司马睿的亲信)全安置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最信任的嫡系军队变成了贴身护卫,却让王导去打前锋。从这样的战略布局不难看出司马睿的苦衷。他很清楚,大部分朝廷公卿和江东豪族正幸灾乐祸等着看刘隗、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