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00节 (第5/6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带“之”字的天师道会员。

再说琅邪王氏。在整个东晋时期,这一家族始终是地位最高、名声最响的一等世家,却再也没出现过像王导、王敦那样的强权人物。东晋之后,又经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南北朝,琅邪王氏依旧是名门望族的代名词。隋唐时代,王氏有所衰落,但即便如此,其家族还是走出过四个宰相,而文坛巨擘、哲学家、思想家更是不胜枚举。到了明朝,琅邪王氏出了一位史上杰出的伟人,他名叫王守仁(也有说属于太原王氏),其在哲学、军事、政治、文学、书法上皆有非凡成就,所开创的“心学”更是对人类哲学史影响至深。

总之,在长达千年的悠久岁月里,琅邪王氏的影响力可谓空前绝后。

让我们回到东晋时期,公元342年,王羲之卸任后,褚裒(zhu pou)继任江州刺史。这位褚裒,是前文提到和庾氏有姻亲关系的褚翜的堂弟。另外,褚裒的女儿褚蒜子刚刚嫁给皇帝司马岳,庾氏兄弟又是司马岳的舅舅,庾、褚两家便借着皇室关系亲上加亲了。

一切为了北伐

北伐中原、收复故土,无疑是责无旁贷。但前提还得看是什么时机提出来。

处在东晋帝国的立场,庾、王两家争权争了十几年,总算有了结案。

处在庾氏兄弟的立场,再没有人能拖他们的后腿了。

国家没了内斗,就可以把矛头一致对外。

是到北伐的时候了!

荆、江、司、雍、梁、益六州都督庾翼正是这么想的。他是个颇有才干且胸怀大志的人。

前文讲过庾翼评价王衍的话,他说:“王衍号称前朝风流名士,但他追求虚名的行为实在令我鄙薄。如果他认为当今世道衰败,那么一开始就该选择隐居避世,可他却一再谋求高位。既然名位显赫了,就该专心治理天下,可他又空谈误国。等到晚年,又贪图安逸,专谋自保。但凡贤明君子都不该赞同他的行为。然而,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吹捧王衍,由此可知空谈浮华的恶习未除。”

当时,名士殷浩以擅清谈著称。庾翼评论道:“像殷浩这类人,赶上乱世只能束之高阁,等天下太平了才能拿出来用用。”

时人将庾翼比作灾荒年的粮食,谓其有济世之志。

公元343年初,也就是司马衍驾崩,司马岳继位的第二年,庾翼把北伐的想法透露给二哥庾冰。这让庾冰有点为难。北伐需要江州支援,但江州目前掌握在褚裒手里,虽说褚裒是自家盟友,可盟友也没那么靠谱。庾冰想了又想,还是决定大力支持,于是,他向朝廷申请亲自去江州做弟弟的后援。

庾冰为此不惜牺牲自己在朝廷的权力,公卿则认为太冒失,纷纷反对。

到了这年9月,庾翼等不及了。他不管诏令,亲率四万大军进驻到江北襄阳。

来到襄阳后,庾翼在军营外会集诸将,他抄起一张弓,瞄着远处的靶子搭箭上弦,口中言道:“我北伐之志,有如此箭!”言罢,嗖嗖嗖三箭射出,三箭皆中靶心,大有祖逖北伐投鞭断江的风采。

一时间,军营中喊声雷动,士气大振。

庾翼自是意气风发,可身在朝中的二哥庾冰却心急火燎。他必须赶紧去江州,确保弟弟没有后顾之忧。这不是件简单的事,几个月来,朝廷一直阻挠他去江州。庾冰非常清楚阻力来自何方,一个是他的重要盟友——江州刺史褚裒,另一个则是他的头号政敌——被赶到京口的何充。为此,他需要先摆平这两个人。

虽说庾、褚两家关系不错,但要让褚裒让出江州,毕竟是夺人饭碗的事。庾冰左右斡旋,最后送给褚裒一个中书令,总算说服了褚氏家族。

何充就没这么好打发了。

庾冰把中书监、扬州都督、扬州刺史全让给何充,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权臣他重生了 重生之一世一花 桃花(遇见逆水寒) 山海杂货店 [綜漫]Mafia渣男手冊 来到蒸汽工业的新世界 网游:天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