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猴、狒狒、狮尾猴、山魈、猕猴等许多属种。人猿超科包括猿科和人科,其中现生的猿科动物有亚洲的长臂猿、猩猩和非洲的大猩猩、黑猩猩。
中华曙猿是一类体形很小的灵长类。生活于始新世中期,中华曙猿是已知的高级灵长类动物中最早的一种。他是我国着名的古人类学家林一璞、齐陶等人发现于江苏溧阳市上黄镇水母山,属类人猿亚目曙猿科的曙猿属,也是已知的高级灵长类动物中最早的一种。中华曙猿的化石材料仅仅是一块带有三颗牙齿的右下颌骨残段以及一些零散的牙齿等,但是,他的时代为45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中期,比法尤姆的高等灵长类早了将近1000万年。他与“上黄动物群”伴生,该动物群包括12个目共60余种动物,以小型动物为主,包括灵长类、有袋类、食虫类和翼手类等。上黄发现的灵长类动物分为低等灵长类和高等灵长类,低等灵长类有兔猴科、始镜猴科及眼镜猴科。高等灵长类则是一个新科--曙猿科,属型种为中华曙猿。中华曙猿和其他原始高级灵长类相比,具有很多原始的特征,例如保留了一个未愈合的下颌联合部,2齿上具有突起的下前尖,齿的下后尖位置相当靠后,齿尖低于下原尖等等。同时根据现生灵长类齿对动物个体大小的恢复方法推断。
从1986年开始,在齐陶教授的亲自指挥下,经过近10年的艰苦发掘,终于在上黄发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高级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中华曙猿;同时也发现,上黄就是中华曙猿的发源地。上黄发现的中华曙猿化石是一块下颌骨,下颌骨的一侧还有两颗门齿;专家们分析,这是高级灵长类动物的重要特征。
从1992年开始,中美两国组成了联合研究小组,对上黄及相关地区开展了进一步的野外考察,对灵长类的上黄动物群及相关动物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后的工作发现了至少4个种的高等灵长类,其中一种被命名为“中华曙猿”。他向人们暗示,高等灵长类的起源地更可能是在东方、在中国。所谓“曙猿”,意思就是“类人猿亚目黎明时的曙光”。
中美两国专家共同研究认定,中华曙猿是一种高等灵长类动物。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低等灵长类动物,像狐猴等善于跳跃而不用四肢攀爬,但曙猿四肢的骨骼表明他已习惯于用四肢在树枝间攀缘,而这正是高等灵长类动物的明显特征。
1994年,中国、美国、加拿大三国科学家联合提出了“人类起源在中国”的论断,得到世界不少知名科学家的认同。但是,不少学者在当时就指出,中华曙猿的出现只是孤证,而且中华曙猿相比较非洲的那些早期高等灵长类表现出了许多的原始特征。对此,这些学者认为高级灵长类不可能由中华曙猿进化而来,自然也就谈不上中华曙猿是人类的祖先。但是不久,中华曙猿作为迄今所知的最早高等灵长类的地位就被其最近的继承者--世纪曙猿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1996年,在山西垣曲小浪底下程热火朝天进行的时候,一支中美科考团在抢救性挖掘现场发现了世纪曙猿化石,世纪曙猿比中华曙猿略大,生活在距今大约40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最晚期。在一系列性状上,他都显示出属于高等灵长类的特征,显示了与古老的始镜猴类的相似性,从而为高等灵长类始镜猴起源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因此他被命名为世纪曙猿。
曙猿的发现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比如,曙猿是怎么进化为人类的。他们是迁徙到了非洲进化为人类,再从非洲分散到世界各地,还是在中国所处的东亚大陆上持续繁衍,直到进化为人类?研究4000万年左右青藏高原成陆时的动物迁徙,以发现从曙猿到非洲法尤姆高等灵长类过渡的中间环节,建立起北非高等灵长类以及其他高等灵长类的系统关系,将是科学家们研究的又一难点。2000年初,法、缅两国科学家在缅甸仰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