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皇极殿
刘平安脸色阴沉对安大钧几位内阁大臣冷声说道:“你们都听清楚,海运乃是大晋国策,不得更改,漕运不是长久之事,一旦出现河道堵塞,江南水患,北地粮价必然大涨,海运至少可以节省四成运费、何乐而不为,我不想在听到有地方官员说起漕运。”
“皇上,漕运利国利民,既然运往京师的粮食走海运,那其他地方走漕运我们总不能不管吧,特别是江南到山东的漕运,朝廷必须定下章程。”胡桥生站起来提醒一句。
“地方上的事我不管,他们如何收税,如何清理河道淤泥那是他们的事,朝廷不是有规制吗?该交的税他们一分不能少,多了朝廷也不要。刘平安摆了下手。
漕运当然在内地还会继续用下去,想要直通京师他也不管,只不过有一样,朝廷北上的粮食必须走海运,防止有心人拿漕运说事。
“袁大人,我交代你的事办的如何?”刘平安转向工部尚书袁成章。
“皇上,前朝以前的造船图纸都在金陵城,我已经分发给山东,江南、福建各私人船厂和工部治下的蓬莱船厂,今年会开始大量造船。”袁成章赶紧回答。
这件事是刘平安一个月前交代给他的,走海运必须保证海上安全通道,那就必须打造水师,否则一切都是枉然,安全你都保证不了,还走个屁的海运。
“皇上,让私人造船有些不妥吧。”安大钧插了句嘴,他对于商人的看法很低,觉得这些人浑身都是铜臭味。
刘平安叫林大鑫给众臣倒茶,对安大钧说道:“不用管那些,商人造船卖给商人,蓬莱船厂只造水师用的海船。”
“袁大人,你觉得如果想保证我大晋水师保护海防每年需要更替多少水师海船?刘平安又转向了袁成章。
“皇上,一艘船能用很久,如果按照陛下您的意思以后每年给水师拨款十万两造船,足以保证海防,其实用不了这么多。”袁成章掏出一张纸看了几眼张口回道。
刘平安点了头,十万两确实不少,一艘1000吨的海船造价才2000两,十万两确实用不了,船是小事,主要还得招募熟练的水兵。
“水师的驻地选好没?”刘平安看向了安大钧。
他并没有把水师交给都督府或者地方,而是准备把水师纳入兵部直接管理,地方巡抚监管。军饷军粮按照边军饷银发放。
安大钧点了下头回道:“一共设置三处水师驻地,蓬莱,泉州,舟山、一共9000人,地方上的水师朝廷不管,他们自己发饷,维护。
“那就这样,诸位大人尽快选将招募水兵,把水师的架子弄起来,以后海运运粮的时候,水师要护卫粮船,另外给南方的海上商人说一声,他们远航经商的话,朝廷可以允许他们购置武器,护卫商船。”
“皇上,这口子开的有点大吧。”梁冠霖赶忙提醒,他担心商人变成海盗。
哎...刘平安叹了口气回道:“大海之上危险无比,你不让他们携带武器如何经商,再说了,就算朝廷不允许,难道他们是傻子,自己不会偷偷购置武器护卫,还不如直接允许呢,堂堂正正,省的双方出现隔阂。
刘平安见众臣不说话继续说道:“告诉各地巡抚,朝廷自有章程,以前朕就昭告过天下,海上商人只要按时纳税,就不要管其他的,他们就是带人在海外占领地盘都不要管,别对海上商人过于苛刻。”
解决了海运、水师之事后,钱塘上奏把今年各边军军费的事情说了一遍,大晋本来20万边军,年初户部宽裕,增加了2万,边军人数达到22万,除了三万五千边军骑兵外,剩下边军步兵都驻扎在九边防御草原。
九边的军费是笔天文数字,光是军饷一年就达到170万两,供养战马的费用超过80万两,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