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61章 是故意的,还是故意的?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都是李隆基和他的大臣们的功劳。】

李世民一脸肯定的点头,眼睛里是藏不住的满意,尤其是看到那些堆满的仓廪,羡慕的同时又忍不住郁闷。

怎么隋炀帝时仓廪是满的,后背子孙的沧灵同样丰食,只有他们苦哈哈?

武则天看着天幕描述的一切,派人去找李隆基这个孙儿。

还真是天命在李唐,她之前犹豫的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

小三有了如此功绩,其他人上位,只会成为民心所悖。

【二凤有房杜,李隆基也有姚宋。

姚崇熟练吏治且有远见,对于边防事务极其关心,为宰相兼兵部尚书,士马储械,无不默记;

宋璟为相,不但刑赏无私,还能犯颜直谏。

两人相继为相,姚崇善应变成务,宋璟善守法持正,同心辅佐李隆基,使得赋役宽平,刑罚清明,百姓富庶。

除了宰相之外,还有善于用人的张说,吏事精敏的苏颋(ting)。

李隆基上位之初也曾竭力模仿过他的曾祖父唐太宗,好贤纳谏、励精图治,这些人的共同努力加上大唐前面君主打下的基础,才有了这一朝的开元之治。】

李世民不住地点点头,真是个好孩子啊,做得多好啊!就是可惜有个败家儿子。

后朝的人心里就很…复杂,他们并不否认玄宗的成就,可偏偏就是有了如此光辉耀眼的成就在前,才更为之后的惊天之变而痛惜。

为什么啊?

【李隆基虚心纳谏前期是以唐太宗为榜样,当时任命韩休为宰相,李隆基每次宫中宴乐或是后苑游乐,都得小心问身边的人,“韩休知否?”

有时候刚刚问完,韩休的上谏已经到了桌上,常常闷闷不乐。

左右伺候的人则道:“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于旧,何不逐之!”

李隆基叹气道:“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因为韩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守正不阿,于社稷有益,李隆基能够虚心纳谏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值得夸赞。

哪怕是朝廷内部存在变革和危机,按照他的能力和底下臣子的实干,也是能够加以克服的。】

了解内情的人知晓天幕的意思,前提是玄宗保持前期的执政水准。

李世民倒是听得怪怪得,总觉得天幕话里有话是怎么回事?

难道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内幕?

不过,李隆基这个曾孙子还是很不错的。

底下的大臣同样如此,魏征听着天幕对后世皇帝的描述,不由得点头。

虚心纳谏,不错不错。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不做女主做系統 真千金重回修羅場 分手后我依旧倾倒众生[重生](GL) 一覺睡到和離後 炮灰男配他變甜了[穿書] 武俠世界大冒險 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