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96章 民族友好推动者——王昭君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始的习俗被很好的继承了下来,汉元帝答应了。

不过,肯定是舍不得把皇室的公主、郡主真弄到匈奴去,匈奴和长安的环境对比惨烈。

不得不说,汉朝和亲公主其实就是个名号,里面还真没几个真公主。

汉元帝直接从宫女里面挑,可是吧,宫女可能会想着出宫,但绝对不是飞往匈奴,一个个都不愿意出聘。

昭君便是在这种时刻主动请愿,慷慨应诏。】

始皇帝皱眉,之前听到刘彻打匈奴便知晓匈奴成气候,可没想到居然这么多你按还未解决。

刘彻那里双子将星的功绩已经足够震惊,可如此天降奇才居然都没有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反而在去世后直接反弹,后面都不知道多少年还要保持和亲。

始皇帝想着什么时候召回蒙恬好好商议商议,匈奴属实心腹大患啊。

无独有偶,刘彻同样脸色不好看。

隐忍和亲在他而言不是什么要批判的事情,可在他之后,匈奴居然又卷土重来,还要用和亲保持关系,于女子而言是牺牲,于他这样的帝王而言便是耻辱。

“陛下,臣此生立志荡平匈奴。”

霍去病立马跪下请命,刘彻将人扶起,眼神欣慰。

“去病的心意我明白,你先养好身体,慢慢来不能急,不然桑弘羊得先翻白眼横死你。”

刘彻心里有这种冲动,但知晓大汉积攒的家底若是再无节制的打下去,真要打空。

桑弘羊真可能一根绳子吊死在他面前。

先养养吧,不着急,不着急,最主要的是等到下一次出兵前,他的冠军侯和大将军都还活着。

其他人真的没用啊。

【昭君和呼韩邪于在长安成亲,汉元帝肯定得出席啊,等看到昭君的脸,汉元帝哪里不知道自己被骗了,可惜木已成舟,他脸再黑也无法阻挡昭君嫁到匈奴。

拜别亲人,昭君抱着琵琶和呼韩邪于上马西行而去,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从长安到达匈奴便耗费将近一年时间。

昭君的到来叫匈奴百姓热烈欢迎。】

匈奴本来还想抱怨汉朝拿宫女糊弄他们,等看到面容立马闭嘴,没想到这次汉朝如此实在啊。

听起来这公主给他们也带来许多好处啊。

【这里面大家可能忽略了呼韩邪于的年纪,不过短短三年,呼韩邪于便去世。

匈奴父死子继的风俗大家都知晓,而且当时昭君已经和呼韩邪于生养了一个儿子,她上书请求归汉廷。

就在昭君满怀希望的等待中,等来的却是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

汉元帝:我儿子这就上位呢?老子这么短命的吗?

其他人便是不忍和愤怒,匈奴的那些习俗于他们而言属实难以接受,等汉成帝这么一道命令下来,要不是顾忌着他皇帝的身份,怕是早就被喷成筛子了。

许多都是借怒斥匈奴不懂礼法来讽刺帝王。

百姓同样不满,为什么不把人接回来啊?

那么远的地方,还要嫁给父子俩,他们都难以接受此等有悖伦理的事情。

【昭君没有选择,只能从胡俗。

她的一生美丽而短暂,只有短短的三十五年,至死,也没有回到她挂念的汉廷。

昭君的功绩不单单是因为她主动出塞,还有因为她的出塞,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在这期间确实是平和的,边塞的烽烟熄了近五十年。

她对胡汉和睦是做出巨大贡献的,五十年边塞安稳,对于百姓而言昭君的功绩是伟大的,有些人认为她的功劳和霍卫是一样的。

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人,不需要去比较出高低,其中的争议无需大肆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女学霸 穿成皇帝的白月光 想复婚,没门 她有好孕系统,绝嗣男主不要慌 傲剑狂魔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青山深处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