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85章 议罪银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既然我们已经说了“二皇帝”和珅贪污的钱财有国库十五年之多,乾隆他也不是一个毫无能力的帝王,他也严惩贪官污吏。那么为什么乾隆一朝的吏政败坏的如此之快?和珅如此之贪,乾隆为何就不处置他?】

清朝雍正时期

雍正:“朕也想知道。”

【那这一切都要归咎于乾隆自己,在此我们也不得不提到乾隆时期的议罪银制度。

议罪银,是清朝乾隆年间由和珅提议设立的一项以钱顶罪的制度,即根据官员犯罪情节的轻重以多少不一的银子来免除一定的刑罚。

这简直就是那些贪官污吏的最爱啊,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

弹幕“都能用钱抵罪了,那些贪官还怕什么?”“我贪了一大笔钱,然后再交点钱,这就没事了,那我为什么不贪。”】

清朝雍正时期

“阿,阿玛,您没事吧。”眼见雍正就要倒下去了,弘历连忙扶着他,担心的问道。

“朕有没有事,你看不出来吗?你看看你都干的什么事。”

【不过我们也要知道议罪银虽然事和珅提出的,但也只是将其形成一项完整的制度。真正开始使用议罪银,是乾隆自己开始的。

刚开始的乾隆并没有晚期那般方式肆无忌惮,刚开始的他还是有所控制的,议罪银的使用还只是用于内务府的官员与皇亲国戚之间,这种低频率的使用,以及特定的人群,也导致议罪银这件事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危害。

但是这一切在和珅同时担任户部尚书和内务府官员之后,一切就发生了改变。

弹幕“其实和珅的贪就是被乾隆养出来的。”“和珅是太懂得乾隆得心思了。”“想当年得和珅也是个清官。”】

汉朝刘恒时期

刘恒:“任何事都得有一个限度。”

清朝雍正时期

雍正已经快被气死了,他就想看看这个混账东西还能干出什么事来。

【在清朝,一个是国库的钱,也就是户部的钱,和珅担任户部尚书了。一个则是乾隆自己的小金库,是乾隆自己的钱,可以自己任意花销,这就是内务府的钱。而和珅同时掌管了这两处地方,他要是将内务府的钱赚多一点,那乾隆自然也就高兴了。

大家也知道,乾隆这个人酷爱那些古董字画。而地方官员就经常给皇上送礼,刚开始频率低,一年也就那么两三次,而且送的也就是土特产什么的,这属于传统。这些东西也都不贵重,讲究的就是一个心意,别让皇上忘记他们了。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显然土特产根本就不能满足乾隆的大胃口,那这些官员肯定要揣测皇帝的心思,给皇帝送那些他喜爱的玩意。而有一个开了头,其他官员你能不送吗?送土特产你好意思吗?拿的出手吗?

那给乾隆的东西也就只能越送越贵,次数越送越多。那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呢?自然是通过剥削百姓而来。而乾隆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吗?知道这些东西是那些官员通过贪污受贿、层层剥削而来吗?那必然是知道的,只是他并不在乎,他只在乎自己爽就好了。

不过乾隆就算这样肆无忌惮的收礼,但是他又是一个重面子的人,他不想让人觉得他是在索贿,不想让人觉得他是一个贪婪之人,无视百姓疾苦。

于是他还将那些官员送的礼退回一部分,有记载道“盖藩镇进献,有九种物,每以三种换给”。同时他也知道官员这么干,最后受罪的一定的是普通百姓,甚至还批评过进贡这种行为,只是依然不改,依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弹幕“口头批评,行为不改。”“这是又当又立啊。”“乾隆真的就是这样,经常甩锅。”“就像他下江南,明明就是想着去玩,偏偏还要弄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甚至还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拒做丫鬟:城主别暧昧 西晋二当家 汉袍 乱宋 我是皇长孙 苏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