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70章 跨海南征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过了乡试、会试,过了二十年,四十四岁才考到了状元。

成化七年为顺天乡试主考官,内阁陈循、前次辅王文有子与试,而嘱刘俨照顾一二。

刘俨不为动,两位阁老的儿子,皆不得举。

本来这个得罪了大明首辅陈循的愣头青刘俨,是要光速结束自己的官途,被贬家乡,郁郁而终的,还是王宇出面保了他,引为军机处行走,处理要务。

“大都督放心,此乃下官本分之事。”

刘俨除了偶尔面子让人下不来台,办事的时候绝对不马虎,是把利剑。

“嗯!”王宇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亲近之意。

“在安南待几年,时机成熟的时候,我调你回顺天做军机大臣,帮我参赞军务。”

王宇一打一骂之间,老二王义这个“安南王”的兵权和手下的政务,直接就被切割给了刘俨和老十七。

老二王义,咱们大明的这位世袭安南伯,安南总兵直接啥都没了。

“爹!那我~”

望着一把大胡子的老二,王宇一阵头疼,提莫的心里在告诉自己这不是汉王,这不是汉王。

“伱去提督五万安南镇的士卒,作为前锋,为大军开路,咱们这次走真腊东吁一线借道,直接去捅思机发的菊花!”

滇省到麓川,山高林密,地势跨度太大,道路崎岖,河流纵横,明军劳师远征,当然只能打成消耗战。

这次王宇一面让黔国公沐其昂带着大军走以往大明的以往老路,正面拖住思机发的兵力。

自己则是走带大军走海路,过旧港宣慰司的马六甲海峡,通过海船在东吁北部的孟加拉湾港口登录。

不然走陆路的话,安南东吁之间远隔千里,运粮食和补给,怕不是得比汉武帝时期的二十得一还离谱。

南洋舰队用两百余艘炮装备甲的宝船,沿着海岸线护送着运兵的风帆船,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把三十万明军送到东吁北部。

为了转运三十万大军,王宇甚至花了两百万两银子,雇佣了到大明做生意的欧洲船只和大明民间的船只来运送大军和补给粮草。

东吁北部的孟加拉湾,离麓川和东吁王城不过五十公里,所以王宇选择了这个时期,最不常见的登陆作战,主要这个时期航海技术不成熟,一阵风可能人就没了。

没看南洋宝船舰队一路护送,都是走得沿海行船,能看到陆地,方便在海上遇到风暴时候,能及时搁浅靠岸自救。

欧洲此时黑死病的阴影过去了,正式开起了大航海时代,来大明的船多了起来,不过王宇对海权却持有谨慎态度。

因为大明自古以来就是大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没有户籍,没有固定疆域不同,大明有广袤的领土,依靠强制同化,和儒家文化同化各地。

大明一旦放开户籍,可以全国各地乱窜,乌斯藏、奴儿干都司,忽兰忽失温、占城这些地方的汉人,绝对往眉公河三角洲、湖广、辽东这种大粮仓聚集,进而导致边关人口不足,最后边地肯定丢了。

所以王宇还在等,等大明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交通和通讯达到能及时知道边关消息,可以快速调集中央军团过去的程度,这才能开始让大明从陆权国家彻底转向海权国家。

不然放开户籍,汉人满世界乱窜,那大明故土那些边关,哪来的人镇守啊!

王宇是偏向于保守的改革派,没有发现问题,就绝对不干涉大明正常的运转。

他只准备在大明发展出三支舰队,东洋、南洋、西洋,只要保住大明在东亚中原文明辐射到的基本盘,就好。

成化十五年

十一月

黔国公沐其昂带着二十万大军,于滇省入麓川与思发机于勐拱交战,小胜一场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沙忍开始征服万界 诡系世界的亵渎巫师 妖魔乱世,氪命升级,我长生不死 娇妻太贵:首富竟成小白脸? 乾坤说书人 一等位面商人 唯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