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此时大明政权的实权控制者,皆被成化皇帝朱见深召来了奉天殿。
军机大臣原本有六个,但户部左侍郎吕源被王宇“升迁”去应天做户部尚书了,顶替他的安南巡抚刘俨,还没到任呢!
只见成化皇帝朱见深,情深意切的跪在八位大臣面前,眼中满是泪水,跪着拉扯着王仁的官服衣角。
“都是朕一时不察,汪直这小人居然暗害了齐国公,还望老师责罚啊!”
不得不说,孙若微在王宇远在岭南的时候,在朝廷的布局,现在居然还在有作用。
提莫的王仁担任翰林侍讲的时候,提莫的居然是成化小皇帝朱见深的老师。
最后,王仁明知道这事是成化皇帝朱见深布的局,但依旧选择了“顾全大局”。
皇宫内府十三卫是老三在执掌,顺天城防在老十七手中,他们天然与老大王仁亲近。
只要成化皇帝朱见深说服了老大王仁,基本这大明江山回到老朱家的手中,就稳了一半了。
“陛下!请放心,我这就给粤儿和王世将军去信,让他们提兵来顺天护驾。”
王仁被说动了,陈循本身就是皇帝的人,于谦为了不让大明分裂,也默许了此事。
随后大势已成,成化皇帝朱见深又对剩下的五位军机大臣威逼利诱。
“五位大人亦有治国大才,朕还年幼,还需各位同入内阁,同心戮力与三位阁老一道辅助,他日大明安定,朕对八位大人,必不失国公之位相酬,到时候封妻荫子,与国同休,岂不美哉。”
不得不说,成化皇帝朱见深可是比太宗皇帝阔气多了,八个世袭国公,就这么封出去了。
当初太宗皇帝靖难,活着封国公的才有五个,有三个还是追封的那种不世袭的那种,一口气拿出八个国公来,成化皇帝朱见深这可是大手笔了。
五个军机大臣中李彬、薛友当庭改弦更张,陈文、李贤当场辞官,准备告老还乡。
只有彭时这个有些固执的小老头,对着成化皇帝朱见深和王仁破口大骂。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为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齐国公未尝有王莽篡明之举,陛下唯心之言,不教而诛之,此难服天下众人耳!”
稍后,这个老头子又把矛头对准了当朝阁老王仁。
“王阁老!你身为人子,不思为父报仇,还助纣为虐,与禽兽何异?”
结果自然不用多说,彭时这王宇派系的军机大臣,吏部右侍郎,直接被成化皇帝朱见深葛了脑袋。
顺天城中,原本王宇一系的文武百官,知道了齐国公王宇被烧死在中和殿后,要么改弦更张,要么体面的辞官,等待时变。
像是彭时那种顽固的老头子的确可敬可佩,但终究是少数。
在收拢了顺天大多数朝臣之后,成化皇帝朱见深总算是放心下来,派出信使,给京营和岭南以外的各镇总兵发去了勤王诏书。
在朱见深看来,岭南镇要叛乱的话,太远,力有不逮。
王义即使去了京营镇,但有了兴洲镇王世的牵治,再有王粤带奴儿干都司的五万重骑赶来,逃去京营的王义掀不起风浪来。
二十日,王世兴洲镇确实如成化皇帝朱见深所料,来到了顺天城下,只是为什么兴洲镇和京营镇合流了。
成化皇帝朱见深披着样子货的皇帝金甲,压住自己怒气。
“王阁老!怎么回事,伱不是说王世老成持重,一定不会听从王义的煽动吗?”
王仁挺着个大肚子,甚至掐断了一根胡须,他也不明白,一向老成持重的王世,怎么会响应老二起兵造反呢?
“陛下!无需担忧,奴儿干都司、江宁镇、和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